了軍前。
同時,不是木華黎以為的,對方要撤,而是沈振川統帥的後路部隊,已經在赤水關集結,準備渡河接應,等待官渡之戰的結局,這就反捲敵軍去,在那虎牢關前,張邦昌正仰天哀號,呂惠卿已經直接轉身要撤,鼠輩豈能撼動天刀!
淮南,太史慈躍馬入城,大槍尖上挑著司馬望長子的頭顱,瞠目大喝:“今日江東豪傑是為了河北蒼生,滅爾等!”(未完待續,)
第二十三節 背水臨敵
ps:儘量再趕一章,最近實在是太忙了,抱歉。
淮南頹敗之際,官渡險灘的南岸,軍馬都已經扎口,人也銜枚,月照大江波光粼粼,兩岸似乎無聲。
鄧海東站在山崖高處看著對岸,樹林密密隱約能見到那層層疊疊的敵軍營盤,他低頭看著自己腳下,鐵流靜臥如龍一樣,繞著山崗綿延到了後方十數里外,有殺氣似有形籠罩其上,不曾露出爪牙,已經令人生畏,這是他的部隊。
不動則已,動則山崩地裂,只是前去無路?
看似無路而已。
其實這些天,他選了這幾字河口的彎曲之後,水流開始變緩的地方,驅使軍馬從對岸看似無路的險山下,已經挖出了一條路來,又有水鬼在大河內摸出了床道。隨即每日每夜,就悄悄的安排民團持土袋入河邊,辛苦了多少時,不知不覺已經將小半截江下都攔截了,挖的後面一座山也都快去了半邊。
但北岸不知。
而到今日,今夜,一聲令下。
三倍的民團,三萬人這就向前發力,沿著樹蔭遮蔽著,對岸難察覺的山崖下的路,將準備好的土袋滾入水中去……漸漸入水,向前,土路已經漸漸出現,雖然泥濘,但又有士兵將稻草鋪上,木板壓好,無聲無息的從子夜開始,一直到月中天時,偏偏烏雲遮蔽。
鄧海東心中歡喜,前幾日雨後,又有云來。
軍馬看到忽然無月,也歡喜,都悄悄的更為努力,這道彎曲對岸卻是陡峭矮崖和密林大片,而對岸防備的軍哨以為無路,所以還在此處以西十里之外。
奔湧瀾滄嗚咽著,將對岸這邊的動靜遮掩了下去,又無月光照耀,西十里處,夏日難得清涼之夜,柔然子多少日不曾見對岸動靜,只是防備著,今天拓跋汗已經調令,要把這裡的軍馬調一部分去前線去了,所以他們安然入眠,鼾聲震天。
哪裡能想到,這邊居然這樣渡河?
其實關中,一邊赤水一邊瀾滄,人皆立志來日橫掃天下,軍馬訓練時候都有渡河演練,自信來日戰時,定是對方防守而本軍登陸,今日這樣的流暢熟練,都是往日的訓練功底。
前軍是大批的弩箭手,日夜趕製弩箭就是為的今日,箭矢覆蓋,隨後武校領衝陣,再其後,騎兵蜂擁北岸去馬踏連營!
到前面,已經無法再積泥土,舟船連環鎖著向前,水鬼在河底早埋入木樁,水上水下呼應著,將船隻下錨河中斷,過了這水勢略急的一處後,離對岸山崖已經不過咫尺。
宋明歷,李希平並肩,抹黑的明光在身,帶領弩手準備向前,鄧海東下崖去,月,至西。
黎明之前,人睡的最死的一段。
船頭抵達矮崖之下,水流將河中長長船聯衝出了一個弧度來,拐向東,彷彿把彎刀,刀鋒卻抵在了對方要害處。而刀鋒還在延續,木板向前搭在矮崖下林邊河灘上,木樁釘住,再有船幾乎齊平的夾住,足夠三馬並肩的寬度出現,過了最難上岸的地方刀鋒抵岸。
宋明歷李希平對了鄧海東抱拳,隨即五千人,低頭銜枚,排成三列,分三批過河去。
人皆雙弩,背後一刀,一套臂手盾,腰間連弩箭匣有五,一匣三十支,合計人有箭一百八十支,五千人竟然有著近百萬支箭!而天下有什麼鳥軍能擋得住這樣的瘋狂軍旅?就是他們有盾,這箭矢過去壓也壓出一條路來!
是鄧海東不顧一切,派出至親的兩個結拜虎將當先,將箭矢搬給了他們大半,一定要打出一片立足地來,堅持到一刻,武校領就要衝陣去,身後騎兵向前,而到時候天下誰還能擋的住他?
腳步聲漸漸響起,水鬼們持蒙了防火油布的木盾,已經在船橋兩邊,誓死守護本軍的生命線。
藏在岸上的戰船下河,水軍兄弟更為第一層防護。
鄧海東回頭,長青等微微一笑,他牽著馬,默默看著對岸,等著對岸的火光,只要五千子弟過河了大半,明戰京兆暗襲官渡之計便成。
這是最讓人揪心的時刻,但因為充足的準備,加上帶頭的是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