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部分

在小沛狙擊,為陶謙贏得時間優勢,因此,劉備扮演的還是擋箭牌角色。

在小沛,劉備還客串了一個角色:新郎,他娶了甘氏。劉備雖然三十多歲了,但是歷史沒有記載他這時有兒子。但願甘氏能給他生個大胖兒子!

新郎劉備很爽,但是豫州刺史劉備卻多多少少有些不爽,因為除他之外,還有兩位豫州刺史,一位是朝廷任命的郭貢,另一位是袁術任命的孫賁。賣草鞋的話,扎堆擺攤尚能創造規模效應,但是做官就不同了,權力只有獨享才有滋味。一想起世上還有孫賁和郭貢二人,劉備就用力揪自己的大耳朵,彷彿這樣就能緩解痛苦。

把耳朵揪得發紅發熱之後,劉備開始鄙視自己:和孫賁計較個什麼勁呢,他不過是個野雞刺史罷了。

孫賁是孫堅的侄子,孫堅死了,他就是孫家的旗幟人物了。孫堅的部屬被袁術接管,作為補償,袁術任命孫賁為豫州刺史。孫賁未經朝廷任命,在劉備看來就是個野雞刺史,不值一提。可劉備卻選擇性遺忘了他也沒有經過朝廷任命,孫賁是野雞刺史,那他就是野鴨刺史。

“孫賁,庸夫而已,何足道哉!倒是孫策,雖然只有十八九歲,但是頗有心機,有他在,我總是感到不安。”陶謙對劉備說。

堂堂徐州牧,敢和曹操叫板,卻忌憚一個孩子,莫非這個孩子有三頭六臂?

孫策當然沒有三頭六臂,只不過長得比別人帥了一點而已,被稱為“孫郎”。按照禮制,孫策在曲阿為父守喪25個月。父親死的時候,他是一個17歲的追風少年,守完父喪,他是一個19歲的當家男人。身為長子,他肩負起照顧母親和弟妹們的責任。最大的弟弟孫權,不過10歲,指望不上,孫策便自己毅然扛起了所有擔子。

最大的擔子就是報殺父之仇。《禮記》上說:“殺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報殺父之仇,對曹操來說只是假象,而對孫策來說,則是人生驅動力,劉表和黃祖是必定要死的,而且必定要死在孫家人之手,所謂血債血償。已近不惑之年的曹操,早就浸染為社會關係的人,做事靠功利驅使;血氣方剛的孫策,還保留自然天性,做事靠內心驅動。內心驅動的力量更為強大,因此陶謙畏懼孫策,而不畏懼手握軍權的孫賁。

曲阿守喪完畢,孫策帶著家人遷到江都。從孫策來江都的第一個晚上,陶謙就再也睡不好了。江都在徐州地盤上,曾是孫堅的地盤,但現在徐州牧是陶謙。曹操欺負老子也就罷了,一個嘴上無毛的雛兒也來給老子添堵,陶謙非常不爽。

按道理說,陶謙沒有理由和孤兒寡母過不去,但是孫策和吳夫人不是一般的孤兒寡母。孫堅死了,但是孫家的架子沒倒。孫賁被袁術表薦為豫州刺史,吳夫人的弟弟吳景為丹楊太守,而且孫家的老少爺們,隨便拉出一個來,馬下能戰,馬上能徵。還有一點,更讓陶謙寢食不安。天下人都認為孫家是效忠於袁術的,而袁術曾經進攻過徐州,而且以後還會再次進攻。陶謙認為,孫策來江都,是為了給袁術打前站。已經有證據表明,孫策有一個叫呂範的部下,正為袁術從事間諜活動。當然,這些證據也許是真的,也許是陶謙指使人偽造的。

要是孫策在江都紮根,那徐州就多了一重隱患。下手還是要趁早,陶謙決定將孫策扼殺於萌芽狀態。可是,陶謙不想惹麻煩,不打算公開得罪孫家人,就把呂範抓了起來,下令江都官員嚴加審問。

江都官員向陶謙彙報:“呂範拒不招供。”

“太好了,他不承認那就有理由繼續拷打他了。”

“打死了怎麼辦?”

“胡說,我們有過刑訊逼供嗎?他死了,難道不是夢中猝死嗎?”

呂範幸而沒有“夢中猝死”,孫策帶人把呂範救了出來。江都官員嚇壞了,哆哆嗦嗦地向陶謙彙報,陶謙卻誇獎江都官員:“幹得好!”陶謙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趕跑孫策,現在孫策成了劫獄犯,在陶謙的地盤上肯定是混不下去了。

孫策只得到壽春投奔袁術。和陶謙一樣,袁術一開始也以為孫策是來避難的,但是他很快就發現孫策其實是來“討債”的——討要孫堅的部隊。

誰肯把到口的肥肉吐出來,老狐狸大耍賴賬手段,百般敷衍,就是不還給孫策兵權。

孫策才19歲,怎麼可能耗得過袁術啊!

陶謙是個悲劇角色,他時刻生活在焦慮中。這不,剛剛趕跑了孫策,又迎來了曹操。

五 意料之外的新年禮物

春天回師,整頓軍馬糧草,曹操在夏天再次進攻徐州。又是勢不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