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曹丕。

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一向人緣不好的曹洪頓時成了受害者,得到了廣泛的同情。大家紛紛去找曹丕,千方百計地救他。可是,曹丕鐵了心要整死曹洪,誰的話也不聽。身陷囹圄的曹洪,白髮蒼蒼,形容枯槁,目光呆滯,老淚縱橫,只等著吃一頓好的,然後“上路”。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卞太后出面了。卞太后的面子很大———她是曹丕的母親。當母親的對兒子說:“梁、沛之間,非子廉(曹洪)無有今日”,卞太后也知道曹洪這人貪財好色,優點不多,只得拿曹洪在兗州平定張邈反水時的功勞來說話。兒大不由娘,何況這個兒還是皇帝!親孃出面,曹丕仍然不願意收回“誅洪令”。女人最知道男人的弱點,何況知子莫若母。卞太后祭出絕招,這一次不是朝著曹丕而去,而是朝著曹丕最寵幸的郭皇后而去。卞太后拿出婆婆的威嚴來,義正詞嚴地說:“要是今天曹洪死了,明天我就敕令皇帝把你給廢了!”卞太后這一招很有效,郭皇后在群臣的爭議聲裡被封皇后,地位岌岌可危,要是太后再反對,那她就真得讓出皇后的鳳冠了。為自保,郭皇后也祭出了自己的絕招———女人對付男人的絕招。至於她對曹丕用了什麼具體的招數,這個作為皇家絕密沒有記載下來,反正她充分利用最受寵幸的地位,讓曹丕收回了“誅洪令”。

曹洪從監獄出來,抬頭看看藍天白雲,不由得回想起失去自由的黑暗歲月,渾身顫抖。老幹部曹洪,經歷生死一劫。他知道做了皇帝的侄子就不是侄子而是主子了,也許是害怕再受迫害,他出獄後給皇帝侄子寫了一封表忠信,大意就是說自己不是東西,犯了不赦之罪,幸虧侄子赦免了他。一個老人,被侄子整到鬼門關又拽回來,還要涎著臉說感恩的話,內心的悽楚,能和誰訴說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曹丕老侄子為何要往死裡整自己的老叔?《三國志》言之鑿鑿地說,富豪曹洪生性吝嗇,曹丕年輕時候和他借錢,他不給,曹丕就忌恨他,於是就借門客犯法的事,把他搞進了監獄。陳壽把這件事看成了小氣鬼和吝嗇鬼之間的矛盾。鬼才信呢!曹丕氣量狹隘,這個在歷史上是挺出名,但也不至於為了早年借不到錢的經歷而留下心理陰影,即使真有心理陰影,那也不至於非置曹洪於死地不可。

曹丕也以如此冷漠專橫的態度對待過另外一個人———丁儀。丁儀是“擁植派”的領軍人物。曹操當初有意立曹植為太子,而丁儀又趁機稱讚曹植。等到曹丕做上太子後,要丁儀自殺,重臣夏侯尚叩頭求情,聲淚俱下。但是,丁儀不是曹洪,夏侯尚不是卞太后,曹丕卻還是曹丕,丁儀只能赴死。如此,曹丕還不解恨,又把丁儀家裡的男丁斬盡殺絕。要不是郭皇后在卞太后逼迫下使出的女人撒手鐧,估計即使以“曹營八虎騎”的元老身份,曹洪也難以活命。這矛盾是很難用借錢不給而結仇來解釋的。對於這件事,史書所載難以服人,我們只得從字裡行間找尋真相。

四 沒有謎底

謎底1———

古人有“財不外露”的戒條,是為了避免引起別人的仇富心理。可是,曹洪太有“財”了,家裡金光閃爍,怎麼也掩蓋不住,加上曹洪這個人多多少少有點沒頭腦,不懂得明哲保身,所以就為自己惹來了麻煩。

官渡之戰前,曹操擔任司空,狠抓官員個人財產申報工作,但是他可以不申報。他為什麼搞這項工作?反腐倡廉?三國時代,個人主義極度膨脹,英雄們都想把江山貪了,誰還管貪汙的事情?《三國志》上無貪官,並非沒有貪官,而是那時貪汙是合情合理的,是一種本能。譙縣縣令把當地的官員財產情況明細表報送給曹操,曹操看完,扔下報表,嘆息道:“什麼時候我家的財產能和子廉(曹洪)一樣多呢!”在民生凋敝的東漢末年,曹洪是當之無愧的大富翁。

曹操為何而嘆?羨慕?欽佩?嫉妒?不滿?官渡戰前,曹氏集團還未發跡,曹洪的財產已經達到公侯標準了。官渡戰後,曹氏集團逐漸壯大,曹洪雖然在曹氏集團被邊緣化,但是,來自曹操家族,本身就是本錢。曹洪也跟著曹營八虎騎的其他人一塊得到封賞———曹操時代被封為國明亭侯,曹丕時代被封為野王侯,後轉封為都陽侯。不是公侯的時候,財產達到公侯水平,封了侯之後呢?有錢不是錯,有錢不給曹操花就是錯了。曹操命令官員申報個人財產的目的,就是要掏這些人的腰包,這當然有點霸道,但是誰讓人家拳頭硬呢?

曹營八虎騎裡,夏侯惇最受曹操重視。夏侯惇“有餘財輒以分施”“不治產業”,他的財產不是給了族人就是給了部下,這樣就省了曹操的錢;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