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只想吃肉不想啃骨頭的漠南蒙古發現自己怎麼做都是虧了後,唯一的選擇就是揹著清廷的督戰大臣私自撤軍,對蒙古各部的控制力已經大不如前的清廷也只好聽之任之。
就這樣,虎頭蛇尾的戊子攻夏結束了。
545。阿塞會議
華夏武成十年六月十七日,華夏、暹羅、安南、越南、真臘、占城六國在位於南通河口城市阿塞會盟。南通河是湄公河的一條支流,阿塞原來也不過是隻有百戶人口的小城,但隨著各國使節及其隨從的到來,這裡迅速變成了一座畸形繁華的城鎮。
事實上,在這次會盟之前,與會六國彼此之間已經達成一系列的領土劃分條約。
其中,華夏以十年支付五百萬貫的代價從安南手中購買了湄公河支流之一的北烏河以北地區、安南主要河流馬江在寮國境內的上游河流芒卑河以北的寮國最北部地區,另外還以一次性支付七十五萬貫的代價從安南獲得了其西北萊州省的全部。
在另一個時空中,出售國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對於在十年徵寮作戰中損失大量人力、財力的安南鄭朝來說,心懷敵意卻難以征服的地方土司、貧瘠的產出、難行的山區道路使得萊州省和寮北變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而用這樣的雞肋從華夏朝廷手中獲取大筆金銀,並不是一項不可以接受的交易。
對華夏朝來說,能用區區小錢獲得大片國土遠比用武力征服更加划算,至於日後安南人會不會後悔、會不會因此生處事端來,在鄭克臧看來,只要華夏武力不墮,這片國土終能保留下來的。更何況以華人落地生根的本事和實現漢化的速度,要想從華夏手中奪走這塊土地,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從安南手中得到寮國北部、安南西北部的上述土地之後,鄭克臧便就地安置府州,將原寮國豐沙裡省更名為豐州府、原琅南塔省更名為南塔府、原琅勃拉邦省更名為撫南府、原烏多姆塞省更名為芒州府、原安南萊州省更名為河西直隸州。以上州府稍後與原屬雲南的臨安府、普洱府、元江直隸州組成新省,鄭克臧賜名寮北等處地方,省治置在臨安府(建水縣)。
除了出售大片國土給華夏之外,安南實際上還從寮國的“遺體”上獲得了大片的疆域,為此安南與暹羅簽訂條約,兩國以湄公河為界,河東屬於安南、河西屬於暹羅;在華夏的安排下,安南也與越南正式簽訂條約,兩國除保持原有邊境外,在寮國的領地則以湄公河支流之一的南通河為界,河北屬於安南、河南屬於越南。
越南也與暹羅和真臘簽訂條約,規定彼此也以湄公河為界,河東屬於越南,河西分屬於暹羅和真臘。在與暹羅和真臘確認邊界的同時,越南也與華夏金蘭行省確定了邊界。兩國以湄公河支流之一的桑河及越南南部的弓河作為劃分兩國的地理標誌,華夏以桑河以北、公河以南土地交換越南在西原高地北部的領地,藉此華夏金蘭行省的北境擴張到另一個時空越南國的義平省及嵩高省的南部。
參與阿塞會盟的占城也跟華夏金蘭行省確定了疆界,兩國以同奈河為分界線,河東、河南為占城國土,河西、河北為華夏國土。這一時期的占城大約佔據了另一個時空中越南順海省的全部、林同省的大部以及胡志明市東部的十幾個郡。
真臘則獲得了寮國位於湄公河以西的佔巴塞省的部分,並從暹羅手中獲得了包括未來曼谷地區在內的塞河以東地區,不過條件是放棄暹羅提供的呵叻高原的補償年貢,同時將境內豆蔻山脈以南的沿海地區交給華夏。
得到豆蔻山脈以南地區的華夏對真臘也作出了一定的補償,想來十年六十萬貫的代價足以彌補哲塔四世及一眾金奔貴族們受傷的心靈,至於地方領主們會怎麼想,怎麼行動,湄公河以西地區的真臘領主的境遇將是他們最好的前車之鑑。
暹羅雖然放棄了東南部的一片不大不小的國土,但是卻從安南手中獲取了位於湄公河以東的寮國沙耶武里省,收穫其實大於損失,再加上免去了對真臘的年貢補充,更是成為了此次華夏主導的中南各國疆域調整的最大贏家之一。
不過話又說回來,除了亡國的寮國人以外,也只有實力孱弱的真臘在此番釐定各國疆域中得失大體相同,算是失意人,至於小國寡民的占城能在華夏的羽翼下儲存國家已經是萬幸了,其國上下根本就不做擴大國土的迷夢,反而比患得患失的真臘人更能接受現實。
就這樣,一群得意國家的代表、一個失意國家的代表,外加一個打醬油國家的代表,聚集在了阿塞,一場影響深遠的會議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