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加)半島、鯨鬚(阿留申)群島、鯤鵬(阿拉斯加)半島這條北太平航線前往扶桑大陸,遠不說,海上風浪又大,還會遇到北方永凍海域漂來的海冰威脅,但最最重要的是合適通航期只有半年不到,以至於最初的補給都很難運到;
第二個困難是扶桑大陸西部的地形崎嶇………在初來乍到的華夏人眼中的扶桑大陸是由海岸山脈、馬更些山脈、落基山脈組成的不宜人居的貧瘠之地,至於傳說中的金礦,根本就無從發現,以至於必須仰仗花費巨大且不能按時保證的海上運輸提供維持物資;
第三是困難是開拓人口的匱乏………華夏現階段的重點是在北方保證東北移民,在南方保證方丈移民,兩處主要移民區的設立不但導致普通內藩招攬不到足夠的開拓人手,以至於就連本土州府縣的牢獄也因此為之一空。
這三大困難使得立足扶桑大陸成了純粹燒錢的奢侈行為,華夏朝廷對此並非沒有不同意見,只是鄭克臧以其絕對的威權壓制了所有反對者的聲音,使得一切最終還是隨著這位至高無上的君王的心意行事。但存在的問題終究還是得予以解決,否則一旦鄭克臧不在了,人亡政息之後昔日焚燬鄭和寶船圖紙的事件未必不會重演。
因此仔細分析之後,秉承鄭克臧旨意的華夏朝廷發現,解決這三個的問題的難易度顯然不同,譬如航路漫長的問題就是地理限制,在交通工具並沒有根本性的革命之前,就算鄭克臧有再大的決心都是無法予以明確改觀的;又譬如扶桑西海岸地形阻礙西進的問題,在黃色炸藥誕生之前也是華夏扶桑都護府無法予以解決,好在重重山巒組成的障礙在阻止華夏東進的同時也阻礙了大的印第安部落及歐洲殖民勢力在短時間內的西進,對於立足未穩的華夏方面來說,也算是既有弊端也有一定好處的。
所以說來說去,華夏朝廷最容易解決的就是人口問題,而且對於擅於農耕且對土地極度渴切的華夏百姓來說,地形崎嶇也罷、土地乾旱也好,都可以改造成合適的耕作區,甚至就連扶桑北部的凍土也能種出糧食。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在固執己見的鄭克臧的堅持下,華夏朝廷便一方面下令將方丈拓殖中未曾納入的少量死刑犯以加恩特赦的形式流放扶桑作為第一批開拓者,另一方面又命令海東都護府強迫蝦夷地、苦無島、千島群島上的愛奴人整體遷移到扶桑,此後,華夏朝廷又命令東北各都護府強制遷移零散的鄂倫春、索倫、鄂溫克、奇勒爾、費雅喀、奇雅喀喇等族家庭及規模較小的村落部族充實扶桑,最後還命令扶桑都護府派人嘗試翻越扶桑西部諸多山脈,東行發現、聯絡、招攬、抓捕各族印第安人及其部落,以期在最短時間內滿足扶桑大都護府內人口自我增長的需要。
除了千方百計予以解決的人口問題,華夏朝廷也儘可能的解決補給方面特別是駐軍、拓殖人口增加後的補給不足問題。為此南樞密院秉承鄭克臧的意旨,要求負責扶桑海域的水師第一艦隊試著直接從扶桑西航日本港口的方式尋找出一條當下最短航線並藉此避開了海冰的威脅,一定程度上增加適航時間。此外,南樞密院還與兵部、北樞密院達成一致將第一艦隊的軍輸船中隊從原先的四個擴大為八個,並將該艦隊下屬龍驤軍第一師第一旅及師屬白兵團、炮軍團以借調方式調入黑龍江上游艦隊,以便在黑龍江上游艦隊抽出兵力支援北海大都護府的同時,緩和及部分解決扶桑方面物資供應不足的問題。
做到一切能做的之後,扶桑都護府和水師第一艦隊接到了養晦韜光的命令,以避免西班牙人發現華夏方面已經繞開大帆船貿易掌握了通往扶桑大陸的北方航線………雖然華夏和西班牙經法國方面的牽線暫時處於友好狀態下,但畢竟不是同盟,而且在當時的歐洲,兩國的正常外交併不代表殖民地之間不會因為彼此利益和勢力範圍的衝突發生戰爭,更何況根據最新的訊息,力主夏法、夏西友好的法國國主路易十四已經去世,新國王路易十五並不關係國際事務,與西班牙波旁王朝的關係也並非原先一樣緊密,夏西關係未來如何走向只能前途未卜來形容………因此,不能不考慮到最壞結果的華夏水師第一艦隊隨後凍結了南下探查的計劃,只在新葉(哥倫比亞)河口以北保持偶爾的巡航,主力退縮到神木(夏洛特皇后)群島周邊以避免西班牙船隻偶然間越過北緯42°,發現華夏扶桑殖民地的存在
就這樣,華夏扶桑都護府在時人視線之外緩慢而堅定的發展著,三十年後,當東北、南洋諸都護府和方丈、吳嶠、岱輿等地的宗藩、內藩的發展都走上正規了,扶桑都護府還只是一個人煙稀少的死囚流放地;一百年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