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勃生守軍已經狼狽出逃,從而將這座伊洛瓦底江入海口最重要、最繁華的城鎮拱手讓給了夏軍和阿拉幹軍。
是年正月十七日,從湄公河內河艦隊及第七、第八、第十艦隊下屬的龍驤軍各部中抽調的後續夏軍抵達大光;五天後,又有暹羅軍六個軍府及同時向華夏和暹羅稱臣的蘭可泰(其國領土為今泰北清邁周邊五府)軍三千開抵毛淡棉前線;幾乎同時,緬北傳來警報,華夏雲南敘永副都部屬麾下二師之眾已經抵達滇西,大有直入緬境的跡象。
面對風雨飄渺的局面,已經親率北方回援大軍進抵故都東籲的格寧達內王顯得焦頭爛額………他急切的希望與南線敵軍決一死戰,但又擔心戰鬥失敗導致局面徹底不可收拾………輕易無法選擇是冒險進攻還是保守防禦的格寧達內王不得不做了再次向華夏方面求和。
“陛下,北國要求我們向他們割讓下丹那沙林地區及勃生省、勃固省、大光省;”戰戰兢兢的出使大臣帶來了華夏方面的答覆。“還要求將上丹那沙林地區割讓給暹羅;割讓欽邦和馬圭省與阿拉幹;割讓薩爾溫江以東的領地與蘭可泰;寬恕曾經叛亂的克耶、孟、克欽等族土司;賠償華夏及列**費九百萬貫銀幣;國王和王族出家三年,償贖前罪,為前明永曆皇帝祈求冥福;允許華夏商人在緬甸境內經商、開礦、置業;緬甸今後關稅要與華夏議定;華夏商賈在緬甸犯罪當交給華夏駐緬甸使節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