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原隸屬咸鏡道的咸興府、鏡城府和甲山府;原隸屬平安道的平壤府、義州府和江界府;原隸屬黃海道的海州府;原隸屬江原道的春川府和江陵府;原隸屬忠清道的公州府、忠州府和洪州府;原隸屬尚慶道的大邱府、安東府、晉州府和東萊府;原隸屬全羅道的全州府、羅州府和南原府。其中鎮海所在的是晉州府,該府首治晉州城在南江邊,並不順路,所以我接下來會沿洛東江前往大邱府的金泉郡,然後再從金泉郡翻越小白山脈前往公州府的清州郡,最後沿著成歡道前往朝鮮京城漢城府。
由於道路漫長,所以我用販賣鹹魚的收益購買了一頭健驢馱運自己和陶主事不多的行禮。只是沒有想到,離開鎮海的時候,還因此被巡捕………這是朝鮮仿效華夏警察制度設立的新式捕快………收了一百文的驢稅,說是驢糞蛋會汙染街道,天知道,我可是特意給驢裝了糞斗的,巡捕此舉無非是為了收取好處。但陶主事說了,這個價錢估計還是看在我們是華夏商人的份上特意少收了,若是普通的朝鮮百姓,估計沒有三、五百文是不可能放過的。
就算三百文吧,按照我現在已經知道的朝鮮百姓的正常收入來看,這已經是一個酒肆夥計一個月的收入,而普通農夫一年的淨收入有一貫已經是多的了,可想而知,盤剝的厲害。
但我不是來找朝鮮人吵架的,所以最終還是給了錢,但遠本就不佳的心情越發沉重了。
好在,沿途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由於朝鮮三面環海,所以氣候跟華夏江南差不多,此時正值春耕之際,到處看得到農忙的百姓,只是耕牛的數量似乎有限,只有家境極好的百姓或是為兩班耕作的才有畜力可用,否則都得老老實實的彎腰勞作。
我問了陶主事,朝鮮的田土分配情況。陶主事告訴我,和華夏大田主及自耕農各佔一半的情況不同,朝鮮絕大多數的田土都在兩班和大戶手中。然而與華夏自營性的超大田莊不同,這些兩班和大戶還是寄食性的將田土分割出租給中人和下民耕作,生產效率大大不如華夏的集約勞動。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自家奢華的生活,田主們收取高額的田賦,壓迫朝鮮普通百姓的日子非常艱難,一有災荒或疾病,就得賣兒賣女,甚至出賣妻子和自身。
而且朝鮮合適耕作的田土非常有限,南方稍多一些,但北方卻被連綿的群山分割,支離破碎不說,而且還數量較少,難怪以前時常聽說朝鮮百姓有越過鴨綠江、圖們江進入東北墾荒的事,朝鮮跟清廷翻臉也是基於百姓越境引起的矛盾。
608。會盟
華夏武成十五年三月十七日,鄭克臧離開南紅門行宮,在禁衛軍及飛騎軍第一師的護衛下啟程前往承德。同日,幽州府城長達半年的軍事管制宣告結束,不過此時的幽州城已經從近兩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變成了只有不到四十萬的大型城市,其中在被強制驅為奴工的旗人漢奸以外,另相當一部分對未來前景不確定的中等以上人家紛紛主動遷往上京天津府,而那些依靠向貴胄豪商之家出賣勞力存活的貧苦百姓則被以減輕天津周邊糧食消耗為由陸續遷往歸化、包克圖等地實邊。由此,原本人潮湧動的幽州外城一下子冷清了不少,原本規定只能由旗人居住的幽州內城更是化成了一片死域。
為了不讓幽州成為一座廢城,經鄭克臧授意,華夏兵部很快在幽州內城北部建立了龐大的火藥工場及工人住宿區,最終在五年後形成了日產萬斤的產能,為夏軍在漠北及東北地區的作戰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
在火藥工場建成投產之後,幽州內城中又陸續建成了制銃場、鑄炮場、制甲場等一系列的軍工產業和農具場等民用產業。其中制銃場生產的雙管短火銃一度是夏軍騎軍和水師官兵的最愛,而特供給屯邊功民的長管獵銃也成了幽州造的一大名牌。制甲場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數十年後停產了,但鑄炮廠利用朝鮮茂山鐵礦提供的生鐵二次精煉製造的(球墨)鑄鐵炮卻是遠近聞名,雖然不如夏軍本身裝備的鋼炮更輕便、裝藥更多、射程更遠,但因為其精良的質地,同樣受到囊中羞澀的藩屬國家的一致歡迎併為遠航各地的華夏武裝商船作為首選。至於農具場同樣用鑄鐵打造的農具更是遍及整個華北、東北
三月十九日,鄭克臧抵達密雲,當日他下詔書任命寧夏知府兼任漠西安撫大使、歸化知州為烏蘭察布安撫大使、宣化知府兼任察哈爾安撫大使、承德知府兼任昭烏達安撫大使、朝陽知府為卓索圖安撫大使、即將成立的通遼直隸州知州為哲里木安撫大使。
三月二十二日,鄭克臧抵達承德,當日下午,他不顧旅途勞頓接見了清廷供奉在熱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