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7部分

解決矛盾,而是實現這一合作的途徑和渠道就是聯合的國際組織,用“集體安全”來替代早先大國間的均勢。

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時代,威爾遜的觀點毫無疑問是顛覆性的,在人類的歷史上,他首次否認了大國之間擴張軍力的理性,並對大國之間的軍事擴張造成的不信任提出了強烈的抨擊。他的觀點對於世界格局影響巨大,但是其學說也有著致命的缺陷:首先國家之間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所提出的人性改造本身也是不平衡的,而且宗教、民族、地域、血統等等的複雜因素會使得人的修養的認識造成偏差,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絕對信任便無從談起;此外其關於國際組織的作用也過於理想化,原因在於國家之間的聯合與合作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而這種基礎的摩擦並沒有一個組織來約束,相關的國際法當然也就無法得到貫徹。國家之間必然會產生不信任而導致分歧,而此時他一力倡導的國際組織(即國際聯盟)當然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壓制這種分歧,這樣的國際組織必然會產生分裂。;

威爾遜的政治理論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但其本身的致命缺陷和過於前衛使他的政治前途陷入困境,由於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政策在國會兩院中的巨大影響,鼠目寸光的兩院議員以絕對多數否決了威爾遜提出的包括美國加入國聯等一系列使美國跨入世界支配大國行列的議案,並且無知的將國際聯盟同歐洲古老而落後的“神聖同盟”相提並論,也使其在政府內部遭到深深的質疑。同時在國際上,他提出的“十四點原則”也被很多政治家質疑。但中國方面的大力支援仍然讓他對巴黎和會充滿了希望。

在結束了同威爾遜的會談後,中美代表團一起出發,經過40多天的長途跋涉,顧維鈞一行和美國代表團一道抵達巴黎。此時,距和會開幕只有6天時間了。

和會開幕在即,中美代表團都滿懷期望,顧維鈞等人期望在和會上達到全面廢除不平等條約的目的,給中國的發展解除枷鎖,讓中國富強起來,而威爾遜則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使美國走上時代的潮頭,使美國能夠擔負起維護“集體安全”和世界和平的責任。但到達巴黎之後,威爾遜和顧維鈞都驚訝的發現,好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

在前往巴黎的途中,顧維鈞曾獲知中國將有5個代表名額。但抵達巴黎以後得到的通知卻只有3個名額,讓顧維鈞震怒不已。

按照中國參戰時英法等國的許諾,中國是和主導巴黎和會的英、法、美、日、意等國並列的大國,英法等國根據各國對戰爭的貢獻,將協約國集團劃分成三類。第一類是“享有整體利益的交戰國”,每國5席;第二類是“享有區域性利益的交戰國”,指的是在戰爭中提供過有效助益的國家,每國3席;第三類是協約國陣營中對德絕交的國家,每國2席。按照這種原則,向歐洲提供了上百萬軍隊和勞工併為戰爭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理所當然的應該列入第一類國家,擁有5個席位,怎麼一下子又變成了3席了呢?

原本指望英法等國兌現中國參戰時的承諾,再加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對中國的支援,達到“廢約”的目的。但現在竟然在關乎中國國際地位的席位名額上就先出了問題,顧維鈞的失望與震驚可想而知。

這一切,是英國和法國兩個歐洲老牌列強在搗鬼。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德國徹底戰敗,英法兩國受到了嚴重的削弱,而美國和中國卻變得強大起來,這一情況引起了英法兩國的擔憂,而日本為了削弱中國在巴黎和會的地位,其代表積極暗中遊說其他大國,極盡詆譭誣衊之能事。日本人的建議得到了反感中國的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的支援。在一次西方各國代表參加的茶話會上,克里孟梭以東道主的身份提出此項建議,得到了其它歐洲國家的同意,中國的代表名額也就從5席變成了3席。

在代表名額上,歐洲列強對中國正當權益的公然踐踏,已經顯露出此次和會恃強凌弱的本性。但顧維鈞還是對美國總統威爾遜所宣揚的“世界公理”抱有很大的希望。為了增加中國的代表席位,顧維鈞和同僚們展開了積極的外交努力。顧維鈞先向美國代表團表示了增加席位的決心,得到了威爾遜的支援。顧維鈞隨後親自拜訪法國外長畢勳和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由於克里孟梭的糟糕態度,談話不歡而散。被激怒的顧維鈞取消了中國政府原定的給克里孟梭授勳,並隨後向英法美意四國發去了書面宣告,表示在席位問題上決不讓步,如果不同意增加席位,中國將退出巴黎和會。

顧維鈞給北京政府發去了電報,北京政府對和談期望甚高,不同意退出大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