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迴避吳節呢?”
為臣下者在背後議論皇帝本是不恭,現在又說出這種誅心之言,頓時讓其他三人悚然變色。
景王叫道:“怎麼可能,吳節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居然如此重要,以至……”
吳倫臉一白,手中的筷子不覺得落到地上。
他一咬牙,也不去揀筷子,撲通一聲跪在胡大順的跟前:“老神仙……吳倫想中進士。”
一瞬間,在座眾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吳節有機會看到考題,胡大順不也有這個方便,只需留意。
當然,這個懇求卻是擔著血海乾系。
景王立即站起身來:“吳倫,好大狗膽!”
第二百九十七章赤膊上陣的景王
工部營繕所的人還算勤勉,總算在春節前將玉熙宮維修完畢,工匠們也都撤了出去。以前還有些喧鬧的宮殿沉寂下來,恢復成當初那種深沉幽靜的狀態。
“陛下,這是內閣轉來的,還請萬歲御覽。”吳節將一分公文輕輕地放在嘉靖面前的長案上。
同一般臣子遞上來的奏摺不同,這份公文很厚,顯得分量十足。
年底事忙,嘉靖已經有好幾天沒有打坐煉氣了。
御案上到處都是公文,堆得跟小山一樣。嘉靖難得起勤快起來,一大早就坐在這裡,整整一天。
作為天子近臣和事實上的御用文秘,吳節也被留了下來。在皇帝身邊站了一日,腿竟有些發酸。
好在他身體不錯,倒也扛得住。不像黃錦,在這裡站了半天,又累又冷,有些支撐不住,最後還是嘉靖看他實在太勞累,讓他退下了。
不管怎麼看,黃錦的年紀實在太大,估計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上也幹不了幾年,需要讓新人頂上來。
“司禮監不是有批紅嗎,如果沒有問題,就準了吧。”嘉靖有些意外,從長案後抬起頭來。
臨近春節,一連六天的大雪終於停了,難得的豔陽天。只要一過完年,春天就要到來了。
但這裡還是很冷,門窗都大開啟著,不斷有大風吹進來,將吳節和嘉靖身上的道袍吹得飄拂而起,併發出輕微的聲響。
吳節:“陛下,這份公函司禮監不敢擅專,需用御筆。”
“哦,卻是什麼不得了的大事?”嘉靖有些意外,接過那份內閣的轉來的公函看了一眼,突然抬頭深深地看了吳節一眼:“吳愛卿你沒看過嗎?”
吳節:“萬歲,黃公公說此事關係太大,臣就沒看。”
嘉靖將眼睛收了回來。又看了那份公文一眼:“你倒是個知道輕重高低的,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同你卻有關係。”
吳節一怔,正欲出言詢問,就聽到時候在外面的小太監來報:“萬歲爺啊,景王來給你請安了。”
吳節當下心頭一驚:這個景王什麼時候能夠在西苑出入自由,如入無人之境了。
明朝對藩王控制極嚴。一待成年就要離開京城,派到地方上去,非詔不得入京。
即便回到京城,也要受到不少約束,只能住在王府,並定期派人向宗人府和順天府報告日程安排。
吳節和李妃關係密切。又有意同裕王府交往,不經意間,身上已經烙上了裕王府的烙印。再加上他同景王在楚腰館又鬧得很不愉快,聽到小太監這句話,就暗暗留了心,抬起頭看著嘉靖。
皇帝聽到說自己的二兒子來了,面上有一絲欣喜一閃而過。
還沒等他說話,就有一條人影一閃而入:“父皇大喜,大喜啊……是你?”
來的人身材微胖。正是多日不見的景王。
他一看到吳節,就微微一楞,眼睛裡滿是怒火。
吳節淡淡一笑,拱手施禮:“見過景王千歲。”
“好你個……怎麼到處都能看到你?”景王鼻子裡發出一陣冷哼。
嘉靖見二人認識,有些奇怪:“怎麼,你們見過面?”雖然語氣聽起來很正常,但吳節還是感覺到一絲警惕。
為人君者,最討厭大臣結交皇子。
吳節作為一個現代人,透過歷史記載對嘉靖這人的性子已經揣摩到十足。忙回答說:“前幾日臣參加了一場文會。正好在那裡碰到景王千歲,只是當時並不知道王爺的身份。今日見到王爺。臣還真是吃了一驚。”
“原來如此。”嘉靖點點頭,這才沒有在意,問景王:“景王,你來給朕報什麼喜?”
景王聽到嘉靖問,這才想起自己的來意,三步並著兩步走上前去,從袖子裡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