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人民由於原始的社會結構造成的愚昧,是“黑三角貿易”順利進行的主要歷史原因。
由加那利寒流、幾內亞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所組成的三角形形狀的環流,為“黑三角貿易”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航運條件,使得奴隸販子在出程、中程、歸程中一直順風順水,奴隸貿易的速度因此加快。美洲合適的氣候條件以及較為豐富的金銀礦產資源,使種植園和採礦業發展很快,產生了鉅額利潤,是整個黑三角貿易進行的主要動力,亦在客觀上為“黑三角貿易”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條件。
所以,“黑三角貿易”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下、在有利的地理條件下,以鉅額利潤為動力,順利進行數百年。
當時,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大量的產品決定了他們能夠以此交換黑人。運奴船順著洋流到達非洲,一是加那利寒流,加那利寒流位於非洲西北岸,北緯45;ord;左右至北緯15;ord;左右,屬於補償流;二是幾內亞暖流,幾內亞暖流沿非洲幾內亞灣岸流動,也是補償流。奴隸販子到達非洲後,用價值很低的商品與黑人部落的酋長交換年輕力壯的黑人。尚處於野蠻愚昧狀態下的黑人部落及其部落首領,在奴隸販子的挑撥離間、威迫利誘下,黑人就像商品一般被奴隸販子收購。
出程
從歐洲出發,乘船到非洲,攜帶槍支、雜物等換買黑奴。
中程
接著,滿載黑人的運奴船沿著中央航路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這叫“中程”。
載非洲黑人前往美洲的船隻,往往成倍超載,規定四五百人的船隻,足足塞上近千人。黑人上船進倉,等於進了活棺材。艙裡空氣裡汙濁,供應的飲食極其惡劣,因此容易使人染上種種疾病,患病而死或染上種種流行病的黑人都被拋入大海,遭遇相當悲慘。
到達目的地後,黑人再次被賣送到礦山或種植園做奴隸。正如出程一樣,運奴船是順著洋流行駛的,這個洋流就是北赤道洋流,屬於風海流,該洋流橫跨大西洋,到達西印度群島。北美洲東南部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冬季受到來自大陸的冷幹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到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適合稻米、茶葉的種植。
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適合甘蔗的生長。正由於氣候適宜,加上黑奴在殖民者的壓迫下拼命勞作,種植園的發展迅速,種植園園主獲得了大量的糖、菸草、茶葉等原料,賺取了巨大的財富。
在發展種植園的同時,殖民者還大量掠奪美洲的金銀等貴重金屬,拉丁美洲生產黃金、白銀和寶石,殖民者除了從那裡掠奪特有的熱帶農產品外,更多的是掠奪貴重金屬礦產品。
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區貴重金屬礦產豐富。1550年前後,墨西哥提供了世界用銀總量的三分之一,秘魯銀產量佔世界銀產量的二分之一。這成為資產階級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
歸程
最後,滿載金銀和原料的船隻返回歐洲,這叫“歸程”。
歸程時船隻依舊順流航行,洋流為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暖流屬於補償流,沿佛羅里達半島由南向北補償由於北大西洋暖流造成的海區海水減少,北大西洋暖流是在西風吹拂下形成的。運回來的金銀和原料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也是奴隸貿易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