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頁

美第奇家族同佛羅倫薩其他家族的鬥爭,既有明爭,也有暗鬥。前者體現在帕齊陰謀,後者則體現在這時期的競相建造豪宅。

洛倫佐的時代可以說是歐洲最為精彩,也最為驚心動魄的時代,這時期漸入文藝復興的高潮,而又是地理大發現的前夜,各種潮流和思想湧動著,奔放著。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洛倫佐和他的祖父柯西莫一道,構成了美第奇家族在15世紀的兩座高峰,共同締造了本家族在佛羅倫薩的傳奇,而佛羅倫薩藉由他們變得更加有名,文藝復興運動的狂飆突進,也是與他們的推動密切相關。洛倫佐對學者和藝術家們竭盡全力地支援。

馬基雅維利是在洛倫佐開始掌權的1469年出生的,到洛倫佐去世他20多歲,許多年後,他在撰寫佛羅倫薩史的時候,對這位同鄉的評價是:“他的聲望由於其謹慎而與日俱增,討論問題時博學而尖銳,處理問題時智慧而果敢。當然,他也耽於聲色,縱情玩樂。但很多時候他又是陪伴著兒女們度過的。在他身上兩種不同的人格不可思議地結合在了一起。”

洛倫佐死於1492年4月9日,僅43歲,他患有跟他父親一樣的病——痛風,在晚期飽經病痛折磨後,溘然長逝。這一年10月份,哥倫布到達了美洲,之後的歐洲將與此前不同,而等待著美第奇家族的也是艱難的重組和復興。

第二天一早,海蒂就去找列奧納多談論這件事情。

她想做的東西有點麻煩,而且需要人幫忙才可以。

達芬奇正在餐桌旁給麵包抹果醬,見是老朋友來找自己,揮了揮手道:“來些麵包片嗎?”

“不用了,我是想和你談一件事,”海蒂在看到他的時候,腦海裡下意識地想到那些被荒廢的城市規劃圖和戰車設計圖。

這是幫助他們兩得到更多機遇的一個機會。

“美第奇先生會在1月1日過生日,”她注視著他道:“我想和你一起做件禮物送給他。”

達芬奇注意到了她用的量詞,挑起眉毛道:“什麼?一隻寶石報時鳥?”

“不,”海蒂笑了起來:“還記得之前我和你提過的‘自動鋼琴’嗎?”

達芬奇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我去給你拿紙筆!給我好好講講這個東西吧!”

那樣東西,夾雜著她的太多回憶。

海蒂自幼生長在富庶的家庭,經過良好教育之後投身於影視表演事業,其實並不算科學家。

二戰前後的那個年代,人們對女性充滿了偏見和苛待,即便有真才實學也未必能夠被重視。

某種意義上,她在年輕時感受過的不得志,和達芬奇也一樣多。

海蒂天生擅長觀察各種事物,而且能夠發散性思維,把很多東西串聯在一起。

她因為美貌吸引了許多名流,也因此能夠接觸到許多領域的新鮮事物。

在二戰時期,一個典型的問題便是□□訊號的頻段——

無線頻段本身是固定的,一旦訊號被攔截,潛艇就可以靈活閃避,造成更大的損失。

德軍因發達的訊號攔截系統而屢戰屢勝,四處都戰火硝煙瀰漫,人們活在恐懼和絕望之中。

那時候的海蒂只有二十五歲,也並沒有任何軍事領域從業經歷。

可她當時覺得,自己該做些什麼。

也於是真的去這麼做了。

這件事情的原理很簡單——

只要能夠利用無線通訊技術,讓發射艇能夠更加靈活的控制□□,就可以取得戰爭的優勢。

前提是,敵人們不會發現這個通訊頻段,並且擷取甚至切斷它。

她首先想到的是遙控器。

那個年代的遙控器才剛剛被髮明出來,只要撥動圓圓的轉盤,就可以改變電視和廣播節目的頻道。

如果一段資訊,在不同頻道中分段播放,哪怕敵人能夠擷取到其中的一小部分,也無法影響大局。

——這不是一個很好實施的念頭。

也剛好在那時,她在朋友的聚會上認識了一位優秀的美國作曲家。

那個男人彈得一手出神入化的爵士鋼琴,而且談吐不凡思維敏捷。

更重要的是,他的弟弟因德軍而死。

——喬治·安泰爾。

於是海蒂在他的擋風玻璃上,用口紅寫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

他們共同合作出了三項發明,在毫無工程學基礎的情況下繪製了大量的圖樣,寫了詳盡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