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請佛祖賜我無邊法力,無堅不摧,所向無敵!”

佛祖被她愛護百姓的誠心深深打動,施展佛法滿足了她的全部要求。

自從三公主去世後,大公主、二公主深受感動,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國王勵精圖治,民富國強。老人更加深切懷念小女兒,飯吃不香,覺睡不穩,經常對著白果樹流淚。這一天,他夢見一位奇特而又美麗的女菩薩,模樣和神態都酷似小女兒。她說,她已經修成正果,被封為專管民間疾苦的觀世音菩薩,今夜特地來向父王告別,請他不要空自悲傷,應以國事為重; 振作起來,再創偉業。

第二天,國王召集全國的能工巧匠,按照夢中的模樣,用那棵白果樹雕成了一座四首四身千手千眼佛像,供人們瞻仰和祭祀。據說,這位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神通廣大,無所不能。老百姓都把她當做自己的神靈,有了什麼災難,只要到大相國寺內求拜千手千眼佛,就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闔家平安,萬事如意。因此千百年來,她深受黎民百姓的敬仰,香火旺盛,至今不衰。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水煮竹枝詞

清朝末年,朝廷內外交困,風雨飄搖。中原地區連年災荒,民不聊生。河南首府開封政局不穩,社會動盪,世風日下,道德淪喪,就連佛門靜地大相國寺也一度變成了藏汙納垢、人所不齒的場所,發生了很多光怪陸離的奇聞軼事,廣為傳播,轟動一時。正是:

幾首竹枝詞,作者無名氏。

嘻笑怒罵文,大鬧相國寺。

鎮寺之寶

事情要從皇帝題匾說起。當年乾隆大帝出京微服私訪,途經開封,進大相國寺遊覽。

他有感於相藍的壯麗和香火旺盛,一時技癢,隱名埋姓,以一名普通遊客的身份即興題寫了“古汴名藍”四個窠臼大字,意思是“古都開封著名寺院”。字型龍飛鳳舞,氣勢磅礴,爐火純青,十分難得。老主持慧眼識寶,便將不知何人留下的墨寶製成一方巨匾,懸掛在大雄寶殿迎門上方,頗受行家裡手的讚賞。乾隆回京後無意間和大臣談及此事,傳到河南,官方查詢,老主持才得知此係御筆親題,這方巨匾遂成為鎮寺之寶,成為大相國寺的驕傲。

“古汴名藍”匾額平安地在大雄寶殿懸掛了一百多年,傳為佳話,為善男信女所津津樂道。不料平地陡起風波,它險些使寺院和僧侶遭到滅頂之災。

大清光緒庚子年間,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倉皇逃竄西安。事變過去,她先到開封住了下來,就近觀察京師局勢發展,以便決定行止。

這天,老佛爺前呼後擁到大相國寺降香,祈求菩薩保佑大清度過劫難,國泰民安。一剎時,刀槍閃光,全寺*。負責接待貴賓的大弟子哪見過這世面,膽戰心驚,小心翼翼,唯恐出錯惹禍。好在出於安全考慮,只允許老方丈一人陪同,方沒有出大的紕漏。

老佛爺一進大雄寶殿,“古汴名藍”四個字便映入眼簾。人在落難之時顯得特別敏感,她登時拉下臉來,指著上方匾額喝道:“馬上把它摘下來。”

老方丈以為老佛爺欣賞此寶要據為己有,雖然心疼,既不敢阻攔,也不敢多問。

幾個侍衛扒梯登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匾額卸了下來,放在西太后面前。

老佛爺不屑一顧,冷冷地說:“你們是應該知道怎麼處置的。”

原來慈禧小名呌蘭兒,匾額上有個藍字,蘭藍同音,犯了聖諱,大不敬。這在封建社會屬於欺君重罪,匾額不僅要砸爛,寺院被查封,所有僧侶都可能掉腦袋。處於困境的老佛爺也打算借題發揮,殺一儆百,重新在國人面前樹立雌威。

老方丈還沒有明日白怎麼回事時,幾個糾糾武夫已經用鋒利的匕首把匾額上的“藍”字捥了下來,他來不及多想,衝上前去阻攔:“這是本寺的鎮寺之寶,千萬不能毀壞!”

老佛爺從鼻子裡冷哼一聲:“什麼破爛玩藝兒,難道比你的性命還金貴嗎?”

幾個如狼似虎的將士正要把老方丈拖走,他拚命掙扎,回過頭來聲嘶力竭地大喊:“這是乾隆爺的御筆親書,價值連城,你們不能這樣對待老祖宗呵!”

幾個正要揮斧劈匾的隨從聞聽此言,嚇得胳膞停在半空中,木偶般動彈不得。就連老佛爺也大吃一驚,神情尷尬,進退兩難。

當她向老方丈問明匾額的來龍去脈後,隨機應變,煞有介事地說:“昨夜老祖宗給我託夢,說貴寺匾額上的藍字是特地為我寫的,本宮今日專程來取,請高僧不必介意。”

老方丈看著已經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