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走到哪裡,就有溫州人的 新出路。
解決眼下大學生的出路問題,同樣應推進“走出去”戰略。
無疑,“走出去”應該是從大城市走出去。類似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本地每年上百萬畢業生戀著不想走,全國各地高材生及世界各地 的“海龜”要擠進來,的確人滿為患。隨便到這些城市的地下室瞧瞧, 都會發現裡面住滿了碩士博士生,一些人的日子過得慘兮兮,生活質 量甚至比不上在麻將館裡洗麻將的人,出路當然渺茫,但為了面子還 是“死撐著”。因此,為了出路,必須從大城市走出去。
那麼,走到哪裡去?
走到城鎮去!成千上萬的中小城鎮空蕩蕩,空氣新鮮,陽光明媚, 等待著我們去建設。
走到農村去!新農村、新天地,新一輪的農村城鎮化、鄉村生態 化、農業產業化、工業化,使“廣闊天地”從理想變為現實。
走到西部去!那裡地廣人稀,山川秀美,資源極為豐富,發展潛 能巨大,如果能像當年美國人開發西部一樣,前程怎不誘人?
走到世界各國去!尤其是走到與我們關係友好、正在實行開放的 第三世界國家去,那裡就像我們改革開放的初期一樣,剛剛啟動起飛 機制,發展空間巨大,遍地是機會,處處有黃金。
但是,怎樣才能走出去?事實上我們天天都在號召大學生下基層、 去邊疆,效果又如何呢?在廣大農民兄弟一個個削尖腦殼往城裡鑽的 今天,簡單地號召好不容易跳出“農門”的學子回到農村去,似乎也 有點滑稽。想當年動用國家機器,把知識分子弄到農村,結果有幾個 能“紮根”?回城的哨子一吹響,他們一個個飛得比麻雀還快。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沒有為他們配置創業要素,沒有為他們搭 建立業平臺。
這就是說,走出去,不論是在國內走還是到世界各地走,都是需 要一定條件的。這種條件,就是要對人力、財力、物力進行有效匹配。 大學生走向社會,如果不給他們配置必要的發展要素,一味地鼓動他 們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去幹什麼?如果選擇不去,便給他們戴上一 頂“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帽子,這真是天大的冤枉,天大的不負 責任!事實上,僅憑一腔熱血,必然於事無補。
令人欣喜的是,今日已不同於昨日,我們迎來了實施“走出去”戰
略的最佳歷史時期,我們有充足的能力為大學畢業生“走出去”提供 一個完整的支援體系。
因為,當今畢業即失業,絕對不是人多了,也不是天地窄,更不 是他們“高分低能”沒本事,根本原因是人與“財力”、“物力”等必 要的發展要素不能得到合理的匹配。計劃經濟時代政府對這些要素進 行強制匹配,那麼市場經濟條件下,處於弱勢的、單個的、缺乏經驗 與關係的學子憑什麼能得到這些資源的有效匹配呢?
要知道,在“人才剩餘”的假象背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財力 剩餘”和“物力剩餘”。社會閒置的資金堆積如山,銀行裡堆積了16萬 億閒錢,外匯儲備達一萬多億美元,就如西漢時期的錢一樣,堆在金 庫裡都發黴了;社會財富大量剩餘,600多種主要商品樣樣過剩,投資 哪兒,哪兒就過剩。這就是說,“財不盡其力”、“物不盡其用”,必然 導致“人不盡其才”。錢找不到出路,物找不到出路,必然導致人找不 到出路。
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出路困惑的癥結所在!這就是難以“走出去” 的癥結所在!
如果將這麼多“發黴的錢”,這麼多“發黴的物”,拿出一丁點與 當代大學生的聰明才智進行合理匹配,那麼,他們將如魚得水、如虎 添翼。先不說他們中將產生出多少個比爾?蓋茨、多少個柳傳志式的 人物,但至少他們也能在“走出去”戰略中寫出精彩的人生畫卷!
好了!問題的癥結已經找到了,那麼政府具體扮演什麼角色呢?
第一,就像當年實施“請進來”戰略一樣,堅定地實施“走出去” 戰略,切莫錯過當前實施“走出去”戰略這一最佳歷史機遇期。
第二,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讓“人、財、物”進行有效匹配, 解決大學生與資本、與財富等發展要素不能有效配置問題。如果通 過政府引導,把大學生與資金、與老闆、與民工捆綁起來,以企業 家為龍頭,以大學生為骨幹,以專案、資金為紐帶,讓他們組成成 千上萬個小分隊,浩浩蕩蕩地開到基層去、開到世界各地去發展。這 不僅盤活了“財力”、“物力”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