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弟子一看俞和亮出法劍,登時又是一大片喝彩聲。連師長們的厲聲呵斥也不顧了,拼命的朝山崖邊擠去,若不是此時羅霄解劍十八盤上空盡被殺陣氣機籠罩,許多弟子就要衝到第十六盤的穀道邊上去,盡情看俞和是怎樣走過這被《太玄典》鎮壓的最後三道轉折。
雙劍在手,一股豪氣直衝雲霄,俞和身上的氣勢節節攀升。“噗”的一聲輕響,他頭頂的竹簪彈飛,發稽披散,根根頭髮全都貫注了精純的劍炁,一絲一絲伸得筆直,便好似數不清的絕世長劍,直欲將虛空刺穿。
被俞和的氣勢一激,那十丈太玄典石碑也生出了異相。
只見那石碑上流轉的每一道劍炁,都化作了一位青袍道人的幻影,自碑面中騰身而出,掠過鐵索上懸掛的長劍,這些青袍道人手中便多了一口青光四射的長劍。足有三千多位栩栩如生的青袍劍修法相,落在第十六、十七、十八盤的穀道當中,三千道凜然氣機,牢牢的罩定了俞和的身形。
第十六盤谷道中的近千位青袍劍修引動掌中劍器,千聲劍鳴匯作一響,千道劍光盡朝俞和突刺過來。
俞和運劍長吟,腳下一點,竹掃帚頂著他的身子,毫不畏懼的迎向那撲面而來的劍光大潮。這一刻,人們彷彿看見了一位獨自傲立於海邊礁石上的絕代劍客。狂風捲起千丈波濤,如巨獸一般向他張口噬來,但劍客那渺小的身形和纖細的三尺長劍,卻似乎包含著不屈不撓的倔強,和逆天而行的剛烈執念,只見這位劍客不退反進,大步向前,迎著滔天怒浪,揮出了斬天裂海的一劍!
無數青袍劍客幻像與俞和擦身而過,黯然化作幾縷散亂的光影淡去。俞和銳意前行,腳下的竹掃帚清出了一條二尺寬的小路,穿過第十六盤谷道,直通向太玄典石碑。
羅霄弟子們幾乎看不清俞和是如何揮劍破陣。只有那赤鳶劍的一線紅芒,宛如是劍光怒濤之中忽隱忽現的一點漁火,雖然搖搖欲墜,看似岌岌可危,但卻異常堅定的在殺陣中見縫插針的穿行,掠過了第十六盤谷道,朝解劍十八盤的盡頭飄去。
走到最後三盤,俞和其實也不輕鬆。他竭力穩住心神,可身後遠方傳來的歡呼聲,卻令他不由自主的心潮迭起。第十七盤走過三分之一,那竹帚末端的帚絲已然斷落了一小半,連袖子上也被割開了三道尺長的裂縫。
他能有驚無險的走到此處,全是因為靈臺祖竅中的六角經臺委實太過玄妙了。俞和看鎮國真人與純陽殿三十六真傳弟子走了一次解劍十八盤,六角經臺就已把十八盤谷道中的整座無名劍陣,盡數搬到了俞和的識海中。而那之後,只要俞和閉目入定,就能看見白衣舞劍少年一人一劍獨走解劍十八盤。
其實這羅霄解劍十八盤中的萬千陣法變化,都脫不開《太玄典》的劍道總綱。走過十八盤,等於就是將羅霄劍門中所藏的萬種劍術全都拆解了一遍,最後若能凌駕於《太玄典》所包含的劍意之上,那就能生離此地。
而俞和不單有六角經臺推演陣法,他還親眼看過白骨劍冢石碑上的《太玄典》真文,雖看得不完整,但已然盡窺其總綱要旨,甚至還由《太玄典》的劍道路數中,領悟出了讀劍之術。由此兩重因緣而來,這羅霄解劍十八盤對於俞和來說,已經沒了多少秘密可言,當真像是走了無數遭一般。甚至每一步踏出,會有幾道劍光劈到何處方位,背後又藏著如何變化,他都瞭然於胸,這才有了之前讓羅霄滿門震驚的破陣情形。
而六角經臺一共推演出了一十四種破陣之法,幻境中的白衣舞劍少年獨自闖陣,如履平地。但俞和偏偏是憋了一口氣要出,所以故意拿著天罡院的竹掃帚闖陣,在別人眼中,他這是藝高人膽大,而俞和就是要表達出一種意思,他哪怕是掃地,也掃的是羅霄劍門最險之地,一柄普普通通的竹掃帚在他俞和的手裡,就能在羅霄最為凶煞的解劍十八盤中,硬生生掃出一條通路來。
當山崖上的歡呼聲越來越響時,俞和心中飛揚起萬丈豪氣,他覺得自己在這一刻,正把那些受過的屈辱和汙衊統統踩到腳下。
這也正是如此,俞和的心境不再平和,無法完全按照六角經臺推演出來的軌跡揮動長劍。第十七盤谷道的劍陣何等凶煞?俞和出劍點撥之間,只稍稍一錯亂,立時袍袖上又多了四道交錯的裂痕。
無數青色的人影揮出彌天劍光斬落,俞和心知自保無虞,但那五尺竹掃帚卻勢必要被劍光撕成碎屑。
望了望五步之外的第一十八盤谷道入口處,俞和忽然仰天發出一聲虎吼。只見他把雙臂一展,從身上猛然飛出了十餘道各色劍光,這些劍光擰成一條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