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菌等放入食物中或投入井水和飲水之中,就是最好的“武器”。他們研製了滲入細菌的巧克力糖和饅頭,用來進行實驗。為了進行這種實驗,也需要健康的“馬魯太”,又絲毫不承認他們的人性。

部隊研製了自來水筆式的細菌手槍和手杖式的細菌槍,來實驗這些“槍”的效果,馬魯太是最有用的。

養肥“馬魯太”的最後一個原因是為了研究防治中國東北地區的地方病。

當時駐蘇滿邊境的日本軍隊的部分官兵中,蔓延著一種原因不明的流行性出血熱。據估計,這種疾病是由某種病毒或立克次氏體引起的。731部隊曾使用“馬魯太”研究流行性出血熱。

“馬魯太”與“圓木”之間

731部隊關押的俘虜,一律被叫做“馬魯太”,這一事實是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在哈巴羅夫斯克舉行的軍事法庭上查明的。

讓我們引用當時的公審記錄——《關於目前日本軍人被起訴準備和使用細菌武器事件的公審檔案》(1950年,莫斯科外語圖書出版社出版)的一段吧。

出席法庭的是前軍醫少將川島。他在731部隊中歷任總務部長、第一部長(負責研究細菌的部門)、第四部長(負責製造細菌的部門)等職,是部隊中的一個資深軍官,戰後曾被蘇軍逮捕。

以下是國家檢察官斯米爾諾夫提出的問題和川島的回答:

問:你們為何不在日本而在滿洲進行細菌戰的準備呢?

答:滿洲是同蘇聯相鄰接的國家,戰爭開始時,從滿洲地區使用細菌武器比較容易和方便,而且在滿洲進行有關研究細菌武器的實驗非常方便。

問:在滿洲進行實驗的“方便性”究竟表現在什麼地方?

答:之所以說滿洲非常方便,是因為在那裡有充分的實驗材料的緣故。

問:“實驗材料”指何而言?是否是為供實驗使用而送往部隊的人?

答:就是這個意思。

問:部隊裡使用何種隱語來稱呼實驗犧牲者?

答:把他們叫做“馬魯太”(MARUTA)。

問:在監獄裡你們是按照他們的姓名關押的嗎?

答:不,他們都有編號。

問:那麼,這些人最終都必須死去嗎?

答:是的。

問:你作為專門研究細菌的人,採用蔓延殺人性的傳染病作為戰爭的手段,難道不知道會帶來可怕的災難嗎?

答:是的,我知道這一點。

問:你難道不知道鼠疫及其他傳染病引起的可怕的災難也會蔓延到中立國家去嗎?

答:是的,我知道這一點。(以下略)

山田清三郎著《細菌戰軍事審判》記錄當時公審法庭上有關“馬魯太”問題的對話,記述如下:

問:部隊使用何種隱語來稱呼實驗犧牲者?

答:把他們叫做“馬魯太”(MARUTA),是材料的意思。(帶點的‘字’是作者注的)

這是同一次公審法庭,同一場面的對話記錄,但是卻漏掉了山田清三郎著《細菌戰軍事審判》中提到的“‘MARUTA’是材料的意思”這一句。

從編寫《細菌戰軍事審判》的前後情況和山田的經歷來看,可以認為山田的敘述是準確的。據原731部隊人員一致的證詞,關押在特設監獄中的俘虜,都一律叫做“馬魯太”。

記錄各種實驗時,按其性別,在表格上單純地填上陽性“馬魯太”或陰性“馬魯太”。這些都是731部隊中表明實驗材料的專用語。

“馬魯太”就是“馬魯太”,它是否意味著什麼“圓木”材料,隊員們是不知道的。

“公審檔案”中漏掉的前軍醫少將川島關於“‘MARUTA’是‘圓木’材料的意思”的附帶說明,具有重要的意義。

被告人川島在公審法庭上如實地解釋了在部隊內部表明實驗材料的“馬魯太”這個詞正如山田所寫的,是“材料”。

可是,後來在把公審記錄譯為日文時,譯者使用了可以切削、搬運甚至可以燃燒的“圓木”這個日語詞彙,估計是那時刪掉了附帶說明部分。我想法庭上的實際對話可能是這樣的:

問:部隊裡使用何種隱語來稱呼實驗的犧牲者?

答:我們把他們叫做“馬魯太”。“馬魯太”是實驗材料的意思。

731部隊中使用的隱語“馬魯太”,在《公審檔案》出版以後變成了“圓木”。“圓木”是植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