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官邸,議事廳。
經過數日的相處,孫燦對賈詡有了很深的瞭解。
當然這個瞭解,僅僅限於賈詡的能力,而非他的一切。賈詡的官職是主簿,主簿的任務是典領文書,辦理事務,以及幕府中的重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權位不高,卻相當重要,於後世的秘書一樣,處處跟隨孫燦左右,協助他處理大小事物。
孫燦麾下眾臣有些人始終不明白孫燦為何將賈詡這麼一個人,留在身旁。但個別人卻非常清楚,賈詡最適合的職位就是主簿,說準確的就是孫燦的影子。
賈詡的智慧在於揣摩人心,可以看透許多人看不透的事情。每每都可以在關鍵的時候,提醒自己的君主,應該如何正確的抉擇。
有些事情孫燦不能做的,不行做的,賈詡就會擅自做主,替孫燦去做。
好比,漢初的陳平計策毒辣,詭詐世所罕見,謀聖張良也未必及他。
兵聖韓信自視過高,狂妄自傲,心胸也異常狹小,自認為劉邦無他不成,處處與劉邦抬槓,每每因為一言不和,就迫使劉邦向他認錯。後來,劉邦被項羽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生命危在旦夕。
而韓信卻依佔軍功,以強令的口吻,逼劉邦封他為齊王,並在齊國首府臨淄飲酒作樂,大有你劉邦不封我為王,我就等你死去,自立為王的神態。
劉邦再一次忍受韓信的猖狂,封他為王。
天下大定,劉邦本就忌憚韓信的才華,更何況韓信囂張狂妄,常常不將劉邦看在眼中,但是劉邦不願留下誅殺功臣的罪名,可韓信存在一天,就對大漢是一個威脅。
劉邦麾下所有將士都說要罰韓信。惟有陳平在最關鍵的時候,看清楚了時勢,揣摩出了韓信的心中所想,一計尋常的“請君入甕”就將韓信這位無敵的大元帥在雲夢澤擒拿,這一計謀,避免了一場戰爭,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據的禍根,維護了新王朝的統一與安定。
賈詡和陳平有著很相識之處,那就是無情。
無論再好,再出色的謀士都有感情用事,或者當局者迷的的時候。而賈詡卻不會,世人的生死於他們無關,他們可以悠閒的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待一切事物。
因此,他們的思慮要比任何人都要理智。
如此之人,只有放在身旁效力,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孫燦將賈詡留在身旁,正是擇才而用。
第九部 定中原 第十八章 轉機出現
更新時間:2009…7…5 11:54:43 本章字數:3470
賈詡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博聞強記,揣摩人心。可以依照一點小小的情報,推斷出一些重要的事情。
不說百試百中,但也是十猜九準。
而他自己也清楚這一點,私自建立了一個小小的情報組織,他暗殺劉磐的人手就是從那小小的情報組織裡調出來的。
孫燦不是張繡,賈詡在他眼皮底下建立一個小勢力都不知道。只是第二天,孫燦就發覺了賈詡的這個情報組織,他非但沒有怪罪賈詡,反而出軍資組建了一個情報組織,名為“毒士營”交於賈詡管理。
既然孫燦將賈詡留在身旁,就給了他十足的信任和權力。
當賈詡得到了任命後,也只是說了一句:“主公,詡會全心全意幹好每一件自己應該乾的事情。”
賈詡是人,人都有感情。賈詡控制感情的能力雖然,遠在常人之上,但是總有讓他感動的事情。
好比孫燦的信任。從他加入行伍,進入西涼軍後,不是被人嫉妒,就是被人懼怕,就連敢用他的人也是離他三尺之外,就連張繡也是一樣。
向孫燦這麼對他推心置腹的,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
建安二年(丁丑,公元一九七年)八月。
孫燦在佔領宛城後,就下令停軍整頓。一來收編張繡軍留下的西涼鐵騎,二來就是等候壽春的糧草支援。
九月,糧草,軍備都一齊全。
孫燦下令揮師南下,並以徐晃、趙雲、張遼為先鋒,三頭齊出,爭取一戰而破襄陽。
徐晃是荊州軍士的噩夢,當年就有八千破八萬的戰績,此刻,他為先鋒,一路上所經城縣無不開城納降。
趙雲、張遼也憑藉智謀、武勇,逢城破城,一路凱歌高奏。
趙雲大軍直逼新野而去。
新野縣衙,議事廳。
“大哥,孫燦軍已經在六日前出發,命徐晃、趙雲、張遼三人為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