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部分

然對這方面懂得比較少,也不在乎向老婆請教,立刻道:“可是,都是農戶個人種植的,若是讓他們把成年棗樹伐了種新樹,恐怕阻力會不小。”

農民們是最需要幫助的一個類群,可他們又有著強烈的小農意識,看不到明確地利益,都不肯付出。特別是這種在農民們眼中明顯禍禍東西的行為,更會受到排斥。在他們眼中,自家樹上結的棗子好不好吃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太好吃至少還能每年得幾百斤,一斤一元還有好幾百元呢,砍倒重新栽種,那不是吃飽了沒事兒撐得嗎?當然會有阻力,而且阻力肯定還不小。

不過,顧爽既然提出來了,自然就有辦法,相對於鄭卓然,出身農家的她對農家瞭解更多,自然也有更多的辦法來應對。

微微一笑,顧爽道:“不一定非得強制實施啊?我們只要定下標準收購紅棗,讓他們看到,優良品種的價格比劣質品種的價格高,不用高几倍,哪怕是一元一斤和一元五角一斤,他們也會很痛快回家自個兒砍樹更換優良品種。”

鄭卓然瞭然的點點頭,笑道:“我知道了,要讓他們看到希望,看到動力!”

顧爽笑著應道:“對,就是這樣。其實,農民們比任何人都渴望改善生活條件,有了利益驅使,有了致富的希望,他們就會積極響應。當然了,這中間,我們引導的同時,還要做好一些維護工作,比如聯絡優良品種棗樹苗,或者指導嫁接技術。嫁接的話,比重新栽培新樹苗至少提早兩年見到效益。而且,一定要規範農民,不要為了利益急功近利,不要使用化肥和生長激素之類的東西……”

鄭卓然輕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