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8部分

一陣,孫中山才說道:“我已經命漢民在南洋建設同盟會總部。咱們還是暫時南下。既然北方有北洋,安徽有人民黨,江浙有光復會,我們同盟會還是應該到兩廣去。”

孫中山的革命黨因為缺乏自己掌握的武裝力量,自然不能像人民黨那樣,先打出旗號,再攻城拔寨。孫中山他們的起義,有點像做生意,先籌集了本錢,買槍械,花錢偷運回來,還要花錢收買參加人員,從幫會到新軍甚至防營,連起義骨幹的活動經費,從交通住宿到吃飯的錢,都得事先準備好。好些革命黨人比如孫中山,原本就是職業革命家,自己就要靠捐款養活,一會兒錢松,一會兒錢緊的。籌集一大筆造反經費,實在不容易。但凡黨徒有產業的,多半保不住。孫中山的哥哥孫眉,就因為支援弟弟革命破了家。而另一個革命富翁張靜江,據說,他跟孫中山匯款的暗號,abcde分別代表1萬,2萬,3萬,4萬,5萬。而孫中山動輒給他發一個c或者e,讓他窮於應付。不過,革命黨最大的財源,還是南洋。畢竟,革命黨拉捐款,只能靠海外華人,而華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東南亞,歐洲和美國,要排在第二位。而同盟會中人,在海外資源最多,籌款能力最強的,還是孫中山。只有孫中山在海外華人中最有人脈。需要提一句的是,當年的捐款,不盡出於海外華人的革命覺悟。好些捐款,實際上是華人對革命的一點對賭投資。革命黨人在拉捐助的時候,往往會許諾給捐款人一些革命成功後的官銜。當然,這些官銜,在革命成功後,絕大多數都沒有可能兌現。

凡是涉及錢財,就難免有糾葛。口直心快的章太炎,因民報經費跟孫中山撕破臉皮大鬧,背後實際上是部分來自東南和中部同盟會成員對孫中山長期的不滿。在他們看來,把資金過多的投向孫中山的家鄉兩廣一帶,明顯是出於地域的偏心。但是,考慮到資金的來源,孫中山大概也只能這樣選擇,畢竟,南洋的華人華僑,多半來自兩廣。如果能在廣東佔一塊地方,也便於爭取海外的援助。在孫中山眼裡,像武漢這種四戰之地,尤其是不能考慮的。所以,同盟會在章太炎事件之後,實際上處於部分的分裂狀態。部分原光復會的成員,在東南地帶自行其是。而來自中部的前華興會成員,也自己做自己的。當然,他們就沒法指望孫中山的籌款接濟了。

光復會脫離同盟會之後,孫中山已經做了這樣的決定。黃興與宋教仁都知道,聽孫中山再次提及此事。兩人對視了一眼,彷彿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黃興說道:“孫先生,我不準備去南洋。我想與教仁還有華興會出身的同志回湖南去看看。”

“為何?”孫中山感覺很意外。

宋教仁接過話頭,“人民黨既然能靠自己的力量打出安徽來,我們也回到湖南從基礎幹起,未必不如人民黨。而且滿清這次圍剿氣勢洶洶,若是失敗,那天下立刻震動。各地官府為了自保,也不敢對革命黨逼迫的那麼狠,我們也可以有更多的迴旋餘地。”

孫中山看著黃興與宋教仁,曾經聚集在同盟會旗下的力量還真的有些“全國性”的味道,江浙、兩湖、廣東,加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留學生,大家在日本搞起同盟會來,再加上在日本的保皇黨康有為等人,竟然成了中國各種政治勢力的匯合地區。

但是現在,這個局面已經有了大變化。首先是保皇黨立憲派們開始傾向於北洋袁世凱,而光復會擺明了旗號與人民黨合作,現在兩湖地區的華興會黃興與宋教仁若是再脫離,同盟會剩下的就是海外的華僑與廣東地區。

這就是同盟會的結局麼?孫中山想。

莫道前路無知己七十三遣返(一)

安徽巡撫衙門門口的牌子已經換成了兩塊,左邊是人民黨安慶市市委,右邊是安慶市人民政府。不過兩塊牌子都簡陋的很,不過是原木上隨便刷了清漆,然後找寫字好的人寫了名字而已。安慶市市長章瑜自己都沒把這兩塊牌子太當回事。作為人民黨最前哨的安慶市,現在只有一個營的駐軍。這個營是四四制滿編部隊,總共有一千人。包括章瑜在內的部隊上下,沒有任何人覺得這一千人能夠靠武力守住安慶。湖北新軍還會打過來,並不是什麼秘密。部隊裡頭對此心知肚明。但是部隊也沒有撂挑子的想法,工農革命軍自然有工農革命軍的做法與風氣,部隊早就把撤退路線、撤退計劃制定完畢。在確定了後路之後,部隊反倒毫無後顧之憂的展開著工作。

在章瑜的組織下,這一個營與其說是駐軍,倒不如說是工作隊。恢復秩序,營運城市生活。章瑜和同志們乾的熱火朝天有滋有味。自打回到安慶之後,首先恢復的是城市衛生,然後碼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