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救了就是救了,李賢做不出見死不救的事情。
劉備劉玄德靠的“仁義”引得眾人來投,李賢雖然不想學什麼偽君子,卻也不想把自己名聲搞臭。
李賢的活命之恩讓鄉民感恩戴德,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鄉民也毫無去處。
於是,毫無例外,這些鄉民全部被李賢編入了流民營中,交由劉七管轄。
流民多了,吃飯的嘴也增加了,前方的哨探接連發現了三個村落,可卻全都是人去屋空的村落,沒有一絲生氣。
鄉民一定是逃難去了。
望著渺無人煙的村落,徐庶來到李賢跟前,嘴裡低聲說道:“糧秣只夠一日所用,遊繳須得早做謀劃。”
李賢頜首應道:“管亥兵圍都昌,怕是早已經把方圓百里之內的糧秣搜刮一空,我們要想找些吃食,須得到村堡之中想辦法。”
在東漢末年,為了防備匪患,村民多數結堡而居,而在地方上頗有威勢的豪強往往把鄉堡建的堅固無比。
流寇過境也是吃軟怕硬,遇到簡陋的村堡,他們肯定不會放過,可若是牆高池深兵強馬壯的堡壘,流寇說不定連試探一番的意思都欠奉。
管亥兵圍都昌,麾下兵馬早已經把附近的村堡搜刮了無數遍,能夠殘存下來的堡壘,多數是豪強耗費心血建立的。
兵荒馬亂的年月,苦哈哈的鄉民是指望不上的,唯有吃大戶才是正兒八經的好主意。
“遊繳言之有理,我記得流民營中有不少附近的鄉民,不如讓他們頭前帶路,告訴我們附近哪裡有村堡莊院,此番,說不得要叨擾一番了”,說罷,徐庶笑了起來。
李賢也笑了,他說道:“希望他們深明大義,我們雖然是客軍,可畢竟殺的是黃巾,於情於理,他們都應該有所表示。”
徐庶可不是什麼腐儒,年少時他便因為義氣殺人,後來雖然苦心讀書,修身養性,可骨子裡卻還是那種“磊落”脾性。
若是村堡識相也就罷了,乖乖地交出糧食,那便萬事無虞,可若是村堡蠻橫無理,拒不納糧,徐庶便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雷霆之怒!
在山中的這些日子,徐庶早已經把自己當作了介亭官軍的一份子,而不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來考慮事情。
“遊繳不用擔心,有流民營內的那些本地人,我們便可以知己知彼!”
李賢深以為然,只要知道堡內豪強的脾性,對症下藥,不怕他們不給糧食!
。。。
第六十四章進個鄉堡不容易
官軍行了二十里,終於見到一座佔地規模極大的莊院。
陣陣炊煙騰空而起,似乎還有隱隱約約的吵鬧聲,見到久違的人煙,官軍忍不住發出一陣歡呼聲。
在蒙山中摸爬滾打了這麼久,介亭的兵勇們都有些憋的很了。
荒山野嶺的,除了野畜就是流寇,好不容易遇到幾個正常的流民,卻又是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兵勇們也是人,他們需要正常的交流,繃緊的精神也需要舒緩一番,不然的話,長此以往,兵勇們便會身心疲憊。
李賢明白士卒的訴求,這一次他早已經打定主意,要在一個安穩的地方好生休息休息。
眼前的這座鄉堡,就是李賢選定的目標。
據說堡內的主事者嫉惡如仇,對為非作歹的流寇恨之入骨,李賢殺了作惡一方的張饒,應該可以拉近雙方的距離。
相距三百步遠的時候,一直在牆頭瞭望的鄉民似乎發現了李賢的這波人馬。
由於距離較遠,難分敵我,鄉民們敲響了示警的銅鈴。
“叮叮叮”一時之間,警鐘大作。
堡內的青壯抄起武器齊齊湧上城牆。
對於鄉民來說,這鄉堡就是大家的命根子。
倘若沒了鄉堡,窮兇極惡的流寇早已經把大家吞的屍骨無存,因而,守護鄉堡就是在守護他們自己的家園。
李賢沒想到堡內的鄉民警戒心竟然這麼高,不過想想卻也在情理之中。
要是鄉民懈怠,這鄉堡早就被流寇擊破了,又哪能留存到現在?
為了確保己方人馬沒有惡意,李賢與胡庸等人離開軍陣,大步行到堡牆之下。
距離一百步的時候,胡庸才扯起嗓子吼了起來:“周世叔安好否?晚輩胡林翼前來拜訪。”
城頭一個身材粗壯的中年男子皺起眉頭望著城下,這夥人馬軍陣整齊,士氣高昂,看上去絕非等閒。
不是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