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山壁,只有國宗盟開啟並記錄,才算是真正的宗派。
天下間的局勢不算明朗,簡單的來說,皇權與臣權一直在撕逼,而外部主要敵人就是突厥王庭的挑釁,皇帝想跟突厥撕逼,閣老院認為靠外交來解決更好。
皇帝不幹,調動忠於自己的武衛軍,兵進燕門關,突厥王庭由於大汗“伊支勒”遭到刺殺,在皇帝進軍燕門關時全員撤退,皇帝欣喜若狂,班師回朝後,狠狠的貶掉幾個臣子。由此,時隔三年,皇帝李隆基跟閣老院再次槓上,但皇帝不再是三年前的光桿司令,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力量。
武權內訌就是隱門與國宗的撕逼,雙方都在尋找“地支十二泉”,由此引發太玄兩京十六郡,爭議十一郡的動盪。隱門雖然實力強悍,但數千年來只有少量弟子出來遊歷,在弟子數量上來說,隱門是永遠少於國宗的,這就使得隱門不得不扶持新的門派、幫會,來抵消國宗龐大的弟子數量帶來的擠壓。
但國宗經營太玄江湖五道已經有數百年之久,隱門已經落後了國宗很多,就算扶持新的宗派、門派、幫會,在時間上還是太過倉促的。因此,國隱之間的撕逼,目前來說,是國宗佔了上風的。
當然,這個上風不是說國宗能碾壓隱門,僅僅是隱門暫時只能經營一個地域,比如道宗暫時只能經略“吳郡南部”區。
玩家們的情況就比較複雜啦!勿弗子等宗派傳承弟子玩家,自然是全力助宗派乾死隱門,而沈破虛這樣的遊離的強悍玩家,頗有“縱橫家”的風彩。他們遊走於各個勢力之間,挑拔、離間,收買等等,透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底層勢力的整合,形成地下底暗流,等待一個契機進行博弈。
象狄禾火這樣決心復興宗派的玩家也有不少,同樣也是見縫插針的忙碌。
更底層的玩家就沒有資格參與到這場“大動盪”的棋局內,他們仍然進行任務、遊歷等等正常的遊戲格調。由於國宗已經關閉收徒的山門,隱門也沒有公開收徒,而是盡派高手,透過“五榜”進行挑選,將成熟的成名人物收入門中,減少的培養的時間,只是忠誠度上就沒辦法保證太多。
西陸與南陸仍然是不溫不火,總體實力比東陸差了好幾個檔次,東陸玩家大量外移西域、南疆,使得這兩個區域的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
當然,這是地面上的爭端,也是簡單的局勢分析,更深層,更復雜的就是“彼岸天”的糾紛。
“一切的根源就是天地啊”。
一聲嚎叫在白然平原上響起,林立的堡壘內並無人出來探查,顯然都知道自家大人又在發瘋啦!
苗人風在白然平原嚎叫的時候,一艘先天級的商船正緩緩馳入“遼港”。
遼港的地理位置並不是很理想,先有幽郡的幽港在前,後有三韓半島的良港在後。這就使得遼港的位置很是雞肋,來往的船隻並不會在此處停泊,在遼郡尚未是苗人風的遼郡時,遼港簡陋的只能容納二流船隻的進出。
稍有點航海識知的玩家都知道,只有秘階以上的船才具備遠洋航行的能力,二流級船隻能在內江河行駛,就算在近海行駛也有極高几率翻船的,所以,遼港一直以來都屬於空置狀態。
遼郡大建設時,白登城下令建造“遼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擴建,港口評定在“絕級”,意味著能夠容納“絕品”的船隻進出。港口的繁榮有幾個要素,一是地理位置,一是貨物盈利,遼港是不可能在地理上爭取到繁榮的,也只能在貨物盈利上來爭取。
所謂的貨物盈利,就是指當地的貿易,無終山脈的出產,六扇門的工廠,都能夠達到貨物盈利的標準,也就推動了遼港的繁榮。
當然,目前來說,遼港仍然是比較冷清的,只是冷清歸冷清,一切制度,防禦都是很完善的。那艘“先天級”商船剛剛駛入,相關人員就迅速到達各自崗位,引導、泊位、通水等等,工作效率快準狠,自然也令那艘船商的主人感到滿意。
只是貨物就有些令人意外啦!港口主管是六扇門因傷退體的前銅章,在隨船主一起上船看了貨物後,顯然想起了白登城的秘密交待,趕緊跑回港口管理大樓,隨後,一隻巨鷹從大樓頂騰空,朝白登城的方向疾飛而去。
“嘰”。
“臥槽,這麼快?”
苗人風正坐在白然平原某座堡壘上看風景,那隻巨鷹是原六巢武獸之一的“金鷹獸族”,苗人風憑藉自己的關係,從金鷹獸族、烏雀獸族等等六個獸族裡招募來一批飛禽類武獸,以此強化遼郡的通訊速度。
一輛輛十米長的寬闊大車駛進了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