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的重型裝甲部隊突擊的同時,也命令隱形的眩暈轟炸機對GDI基地發動空襲,配合陸軍作戰。很快,GDI部隊無法在這種情況下撐下去,只有敗逃了。
接下來的幾天,凱撒乘勝追擊,終於肅清斯洛維尼亞境內的GDI部隊,為液態泰伯利亞運輸隊打通一條道路。接下來,凱撒的部隊需要從斯洛維尼亞往東南而下,穿過克羅埃西亞,最後來到塞爾維亞——薩拉熱窩,不過這需要時間。
與此同時,GDI部隊也沒有閒著,防衛墜毀運輸機的部隊只是GDI的一支偏師,他們真正的主力——指揮官穆巴拉夫的部隊,正在突襲克羅埃西亞。說起來挺驚險的,Nod指揮官凱撒的部隊剛剛經過克羅埃西亞,穆巴拉夫這邊就發動攻擊了,如果凱撒晚一點,或者穆巴拉夫早一點,兩人就可能在戰場上碰面了,說不定會兩敗俱傷(《命令與征服3》中不會出現雙方指揮官衝突的劇情,GDI和Nod戰役都是平行的)。
東歐是個複雜的地方,在GDI和Nod出現之前,這裡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國家。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共和國,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一堆“XX亞”的國家,名字古里古怪的國家,政治形勢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複雜,因為長久以來這裡都是歐洲各國爭奪的中心地帶。在泰伯利亞的時空裡,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原時空的軌跡是一樣的,而一戰的導火索正是薩拉熱窩的刺殺事件。如今,這些東歐國家已經成為歷史,只有它們的名字保留了下來,作為地名。而Nod以東歐為其統治的核心,在這裡已經集結了數十萬重兵,大部分都在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的東南方是黑山,再東南則是阿爾巴尼亞,這裡有一個異常龐大的軍火庫,鉅額的Nod裝備囤積在那裡。指揮官凱撒的部隊過了羅馬尼亞之後,準備前往薩拉熱窩,但他突然接到命令,凱恩把他的聖靈機甲、眩暈轟炸機、火焰坦克、隱形坦克、天蠍坦克等絕大部分的重型裝備,甚至是中型的主戰裝備都調走了,部隊也調走大部分,說是臨時徵用了,用來保衛薩拉熱窩。實際上凱恩告訴了原因,這麼一支龐大的部隊護送著液態泰伯利亞運輸車,目標實在太大了,東歐這裡形勢複雜,如果讓GDI得知目標在此,那就完了。所以,把凱撒的主力調走,實際上是瞞天過海之計,讓主力去吸引GDI的部隊,凱撒卻帶領一支小隊繼續護送運輸車前進。液態泰伯利亞裝了很多,運輸車太慢了,跟不上主力部隊,這也是一個原因。
為了增強薩拉熱窩的防禦,凱恩還從阿爾巴尼亞的庫存裡抽走了全部的聖靈機甲、光束炮和眩暈轟炸機等先進裝備,留在阿爾巴尼亞的是數以萬計的火焰坦克、天蠍坦克、突襲者四驅車等技術含量低的裝備,沒有人駕駛,都處於閒置狀態。
“那些‘無人’載具,哼,都是以前大建設的時候留下來的,‘過剩產品’。”凱恩對Legion透露了內幕,“那些東西都是低端產品,在高科技戰爭中的用處已經不大了,雖然它們數量龐大,我仍然要將它們處理掉。不過,阿爾巴尼亞軍火庫最精華的東西已經被我調走了,我可沒有傻掉用最寶貴的裝備白白送給GDI摧毀。情報顯示,剛剛佔領克羅埃西亞的那個新興GDI指揮官,即將襲擊阿爾巴尼亞的軍火庫,但他無法空運他的大部隊到阿爾巴尼亞,所以襲擊軍火庫的只能是小規模部隊。我把阿爾巴尼亞的精銳部隊抽走,再留下那些‘無人’的過時載具讓GDI摧毀,讓他們覺得已經切斷我的補給線,取得‘巨大’的勝利,進一步激起他們的驕狂之心,最後在薩拉熱窩之戰中動用離子炮……沒錯,我就是露出破綻讓他們打!我的目的並不是贏得這場戰爭,某些高階將領就是理解不了我的意圖(他指的是基蓮)。如果我要贏,我完全可以動用這個龐大的軍火庫,用落後裝備的海洋去淹沒GDI在東歐的部隊,他們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中無法自拔。Legion,我不是沒有指揮能力,不是沒有戰略戰術,Nod最近的一連串失敗,不是我無能,而是……我的目標不在地球,而在極之天外!”
正如凱恩所料,GDI進攻東歐的部隊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指揮官穆巴拉夫的主力,留在克羅埃西亞待命,一部分是穆巴拉夫的突擊小隊,前往襲擊阿爾巴尼亞,最後一部分則是指揮官奧巴牛的軍隊,直接進入塞爾維亞,強攻薩拉熱窩。不過,按照劇情,奧巴牛將會在薩拉熱窩遭到慘重的失敗,因為Nod同時有兩支部隊在對付他。一支是薩拉熱窩的主力部隊,另一支,則是正在前往薩拉熱窩的Legion的部隊,Legion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