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章 無處發洩

卻不想搭理!

兩萬兩?那僅僅是個交易!至於汪氏的隱藏東林大佬身份?王九本來就不知道!那他堂堂的朝廷命官,憑啥要看得起一個奸商?

可架不住王夫人派人死命的催!那是他王九的娘啊……

王九這才穿戴整齊、磨磨唧唧出房!卻又不用先見汪文德了。

因為伯爺王永恩來了!雖說成了親戚的兩人,王永恩不讓王九客套?但王九可不能失了尊卑有序的禮數。這是京城!

王伯爺當然是受北黨所託而來……

開口就以親戚身份責怪王九!有困難也不吱聲。

像下聘這點事才多大的事?只要吱一聲,“朋友們”早就會幫著解決!何必勞動外人?

說著就掏出四張萬兩銀票。

但王九隻收兩萬兩,振振有詞:下聘之事已鬧得滿城風雨!不知情者還當他王九在敲詐勒索。

可他王九!是確實將劉帥所贈的嫁妝銀,全用於為國戍邊,還欠不少債!這是滿朝文武皆知之事。

所以,汪氏送來的兩萬兩,那可不是給他王九,而是捐給大明!他當然要坦然收下。

同理,他只收北黨的兩萬兩,那也是代大明接受北黨捐贈。多了不能要!要了就成敲詐勒索。

尼瑪!特有道理的強盜邏輯啊:銀子我收下,人情老子不欠!這些都是你們捐給朝廷的,而朝廷本該還給我王九的銀子。

捐給朝廷?

王永恩很想從王九口袋中…搶回那兩張銀票。可他搶不過!也沒必要:又不是他一個人的錢……

王九這麼不要臉?

那後面的話就真不好講!因為王九不承認欠誰人情。

不過,王永恩一個北黨的外圍成員!現在能派來這裡,還不是因兩人所謂的親戚關係?

他操那多心幹嘛!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講,也還算很好地完成任務:畢竟王九肯收錢,就意味著誤會不算太深……

於是伯爺乾脆去“看望”堂妹。既強化下親戚關係,又搞清下王九回府的狀態!回頭好交差就行。

王九這才見了下汪文德,還是同一套說辭:接受他對朝廷的捐贈。既不提心知肚明的交易,更不承認欠過任何人情。

先後剛送走兩人,宋裕本又來!什麼也不提,卻主動找王夫人:明天王九去下聘,他來作陪。

京城水深!王九人生地不熟、又年輕,以前對他關心太少……

王九一副無可無不可的冷淡。所傳達的訊號,則是還懷疑他們行刺!卻已無之前那麼強烈。

對宋裕本而言,這就行了。只要王九不會馬上被東林黨拉過去,遼海就暫時不會有事。

畢竟東林在皮島派的三個主官!現在全靠王九制衡。

宋裕本也去看堂妹。

……

黃昏,聖旨到。

這次連中旨都不是!竟是他喵的皇上口諭。

老太監讓王九趴在冰凍地上!巴拉好久萬曆老兒的苦口婆心。

意思有三層:

一、隱晦話裡,有萬曆的關心:京城可不比遼東單純,袞袞諸公壞著呢。沒事時,就儘量莫出去張揚!小心被人算計死。

二、同樣隱晦的話裡,在提醒王九:上次天津的事,那肯定是東林;但這次遇刺?還真不一定。

三、關於聘禮。萬曆老兒認為:普通官員娶親,聘禮幾百兩就夠!王九就算特殊?幾千兩也足夠!所以萬曆特給王九賞銀四千兩。

朱家皇帝太摳搜!

貌似關心的廢話說了一籮筐!本該他出的銀子卻在賴賬?

這不能忍……

謝恩畢。王九撐起凍僵的身體!非要拉著傳旨的公公進屋喝喝茶、熱乎熱乎下。

一碇大銀奉上,兩件事也開始隨之請教公公。

一、關於兩次遇刺。

天津遇刺,朝廷現今可有說法,可有進展?這麼大的事!總不至於推一兩個小魚蝦頂罪吧?還有,關於今天當街當眾遇刺,朝廷又做何打算?不至於又是建奴吧!

二、京城可有好做的生意?王九要設法賺錢。

為建造、守住東陽堡!義女範冰晶可為之掏錢十多萬兩。

其人雖被奸惡之徒逼迫死,其名譽雖無人為其恢復,其義行壯舉雖無人表彰。但是,範冰晶欠下的好幾萬兩!王九沒臉不認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