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歸還宋朝,應以州、易州作為宋金兩國的分界。阿骨打表示:“我與大宋海上信誓已定,不可失也。待我死後,悉由汝輩。”這正是後來粘罕、幹離不等人率兵南下伐宋的原因。
燕京以東的平州、灤州、營州,地處於燕京通往東京的交通要道上,具有重要的軍事、政治地位。在宋、金“海上之盟”的談判中,宋朝多次提出平、灤、營三州應與燕京一起歸還宋朝,卻為金國所拒絕。其理由是平、灤、營三州不在燕雲十六州範圍之內,不是石敬~割讓給遼國的土地,而是遼太祖天贊年間所佔領的。因此,金軍在攻克燕京以後,只把燕京及所屬的景州、薊州、檀州、順州、州、易州六州歸還了宋朝,其中州、易州是宋朝自己收回實際上金國只歸還了燕京及所屬四州之地。金兵攻取燕京以後營三州也降於金。當時阿骨打等人急於移軍西北,去捉捕遼朝皇帝耶律延禧,沒有派兵佔領平、、營三州,此三州仍由遼朝舊官管理。北遼蕭太后曾命太子少保肘立愛知平州事,張覺為其副手。
張覺是平州宜豐縣,進士出身,在北遼時任遼興軍節度使,駐平州。在耶律淳病逝以後,張覺“預知遼國必亡”,因此,他召集兵馬,屯集糧草,得到了五萬餘人,選將練兵,招攬一批文人,謀議後事,以防不測。
粘罕最初想法派兵三千人征討平州,擒拿張覺。康公弼認為,這個辦法不會激起平州的反叛,於是粘罕派康公弼持金牌去平州打探張覺的動靜,康公弼將粘罕的態度告訴了張覺。張覺以重金收買了康公弼,要他告訴粘罕平州不足懼,於是粘罕打消了攻打平州的計劃。
宣和五年十一月,燕京居民有人來平州,向張覺報告宰相左企弓等人不積極謀守燕京城,而是開啟燕京城門向金軍投降。現在金軍要把燕京城居民遷移到金國內地,遭受流離失所之苦,要求張覺盡忠於遼國,拯救黎民於苦難之中。/
於是,張覺召集平州的官員將領開會,研究對策。有人說遼朝皇帝兵勢復振,出沒於松漠之南,如果明公能仗義勤王,奉迎天祚帝,大遼可以復興。先以叛降之罪殺掉左企弓等人,將被遷地燕京人歸國,“大宋無不接納燕人,則平州遂為藩鎮矣”。張覺認為此事重大,不可草率,於是請足智多謀的翰林學士李石來此,聽取李石的建議,李石十分贊成此舉。於是傳令將官張謙帶領軍馬五百,將宰相左企弓、曹勇義、參知政事康公弼等人,抰持到灤河西岸聽候處理,宣佈了左企弓等人的六大罪狀,將他們用繩索勒死於慄樹林中。
金軍在攻下燕京城以後,沒過多久即依照“海上之盟”的約定,將燕京城及周圍的六州之交給了宋朝。當時,遼國天祚帝仍在西北夾山一帶活動,金軍的主要目標是捉到天祚帝,滅亡遼國。對於平、、營三州之地只放到次要的地位,改平州為南京,任命張覺為南京留守。不久聽說張覺有異志,準備背叛金國,阿骨打派劉彥宗和斜缽到張覺那裡去,對其行徑進行譴責。在張覺殺死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一批遼官以後,阿骨打又下詔南京官吏,表示要派兵攻打平州,“今坐惡,餘並釋之”,對張覺再次出警告。當時,金朝正在將燕京及近州的漢民特別是技藝之民強制地遷移到金源內地,稱作“金內地”。張覺地軍隊在潤州(秦皇島)攔截了許多漢民,並計劃控制遷州(山海關)、來州(綏中西南)、'州(綏中東北)等地,封鎖遼西走廊,當時這裡是從燕京通往遼東的必經之地。
此事影響了金國的移民計劃,金國急需燕京等漢地工匠去開建設金源內地。於是,阿骨打派母從錦州前去征討張覺,雙方互有勝負,在兔耳山母遭到慘敗。
母沒有攻下平州城,於是改由宗望(斡離不)攻打平州城。張覺在打退母的攻城以後曾向宋朝報捷,駐在燕京城中的宣撫司準備了銀絹數百以犒賞張覺。宋廷派李安弼攜帶宋徽宗的詔敕前去慰問。張覺準備帶領平州城內官員出城迎接,不料走漏了訊息,為金軍所知,派數千騎前去偷襲,張覺不敢入城,逃往燕京,平州城為金軍所佔領。金軍捉到了張覺地母親和妻子,從其家中搜出了宋徽宗的詔敕,證明張覺與宋朝有往來,使
宋朝產生了仇恨,成了金國伐宋的主要原因。宋朝~金,是為了取回平、灤、營三州,然而卻未能協助張覺守住平、灤、營三州,只是企圖從中漁利而已,並沒有達到目地,卻成為後來金軍南下伐宋的重要藉口,這是宋徽宗以及王一班宰執所沒有料想到的。
張覺逃到燕京以後。改名為趙秀才。藏匿在郭藥師軍中。宗望已得知張覺逃往燕京城。便向宋朝文書。指責宋朝地過錯。要求將張覺交給金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