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她猜出了來意。
傅明華不由笑了一聲,也伸手去摸桌上的茶杯。
那杯上熱氣緩緩升起,她透過朦朧的霧氣,看到蘇氏那張微笑的臉:“蘇妹妹,可是著急了?”
一句話說完,蘇氏臉色大變。
她沒想到自己拐彎抹腳,依舊是被傅明華瞧了出來。
酉陽王郭九忠在回酉陽之前,曾在洛陽任中書令兼太尉一職。
直到太祖皇帝大行之後,郭九忠才上書辭呈,回酉陽頤養天年。
不得不說郭九忠戎馬一生,也是頗為果斷。
郭家與新帝因容妃之故,而生了嫌隙。嘉安帝登位之初,郭九忠若仍抱持中書令一職不放,嘉安帝坐穩龍椅之後,必不容他。
而當時郭家他的兩個嫡出的兒子中,都手握重兵,各自鎮守一方。
老郡王痛定思痛之下,舍已保子,併為郭家保住酉陽王府這招牌。
正是因為當初郭九忠的舉動,才使酉陽王府至今未曾被嘉安帝抓到把柄,得以儲存。
可是值得讓人注意的,是郭九忠卸任中書令一職至今,中書令直到四年才提了曾得太祖誇讚有治國之才的杜玄臻上位。
這杜玄臻此人也頗有來歷,他的祖父乃是前陳朝義興公,父親杜正曾任昌州刺史。
太祖打天下時,杜氏一門領兵投靠太祖麾下。
大唐立國之後論功行賞,杜正封義興王,食邑五千戶。
而與父親不同的是,杜玄臻卻喜文而不喜武,曾中建元九年進士,得先帝誇讚才思敏捷。同年入史部任職,而後平步青雲深得太祖看重,直到天豐四年坐上中書令之位直到如今,一直未曾改變。
蘇氏的臉色有些難看,傅明華卻想了想:
“如今杜大人年事不小,三省官員位置特殊,非心腹不能任。”杜玄臻是先帝心腹而非嘉安帝心腹,之所以如此多年來沒有動他,恐怕不是嘉安帝不想動,而是杜玄臻此人混跡官場多年,為人圓滑,嘉安帝一來是一時半會兒摸不到杜玄臻的差處,二來也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可是此時不一樣,此時蘇氏問起酉陽王年歲,傅明華便想起杜玄臻的父親,義興王杜正年紀也不小了。
義興王是與酉陽王同期時追隨先帝的功臣,都已是近八十之數,歷經兩朝三代皇帝,怕是大限將至,卻又不敢死罷了。
傅明華低頭沉吟,蘇氏被她說中了痛處,也是張不開嘴來。
蘇氏的性格不可能無緣無故問起此事。
一來有可能是義興王身體不大好了,畢竟年歲到了這樣地步。
可若是義興王一去,杜大人必會回鄉丁憂三年。這是大好時機,而皇上此時手邊又正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容大人……”
傅明華就嘆了口氣,沒想到嘉安帝也會如此長情了起來。
鄭國夫人死於宮中,嘉安帝趁杜玄臻丁憂之時,趁機提撥容塗英。
恐怕這就是今日蘇氏前來尋她的原因了。
當日算計容三娘之時,蘇氏也有份兒。那時色令智昏,對容三娘下手也就下手了。
可如今人家的爹眼見即將飛黃騰達,蘇氏這個母早喪,且父親另娶,並不受寵的西都侯嫡女無父親腰,自然便急了。
“你既然知曉,還來笑我?”
蘇氏看傅明華不慌不忙的樣子,心裡便有些酸楚。
她想到了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室貴胄,不由將手裡的茶杯握緊了:“我也知你做不了什麼,只是這心裡堵得慌,總想找人說說話。”
旁的人她也信不過,與她年紀相仿的,又實在太傻了,恐怕她張了嘴,旁人還不見得明白她說了什麼。
“當日說為了世子不能與我做朋友的,不知是哪一個。”傅明華捏了袖口放了空的茶杯,說起這話時,蘇氏便眯了眼睛笑:“我們現在也不是朋友,不過我來者是客罷了。”
傅明華也不與她爭辯,只是想起容塗英,沒想到這倒是算一個人物。
“對了,今年好似不少才子進了洛陽之中,有個姓陸的,連季昭都提起好多回了。”
蘇氏被傅明華點破了心中之憂,這會兒倒好受了許多,她話峰一轉,想說幾句輕鬆的話,卻沒想到她這話一說出口,傅明華頓時便抿了抿嘴角。
第一百五十六章 緣由
“據說此人頗得姚釋之侄,隴西太守姚大人賞識,為他出具保書,將他舉薦到了杜大人名下。”
蘇氏目光一轉,挑了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