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一諾這些日子的瞎晃悠看來是引了老太太的強烈不滿,以前瞅著自家大孫子千好萬好的,竟然也有瞧不過眼,數落他的時候。
寧一諾笑著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農家樂多了個老頭兒,勤快的什麼似的,大家都知道這是寧家的親戚,可再具體是個什麼關係,還真不是那麼瞭解了。
二姥爺自己也是沒臉宣揚,寧家也沒刻意說,索性地就這樣含糊不清了。
不過二姥爺自己對著這樣的生活是很滿意的,平時除了幹活兒之外,剩下的吃喝住的都不用自己操心,實在是省心省事兒的很,可是閒暇之餘,總會想起胖乎乎的小孫子來,小傢伙兒也不怕人,平時敢上自己的頭,揪他鬍子的主兒。
兒媳婦兒雖然不是個東西,可也得承認,她是個有功的,至少替自家生了孫子,孫女兒呢的。
至於兒子,二姥爺目前不想提起他,這但凡是有些剛性的,總不會讓個女人給欺負到頭上了,而且還弄的自己跟喪家犬一樣,大半夜的從家裡偷跑出來了。
不過怕老婆的也不是沒有,儘管是有些失望,可也不至於覺得兒子就是不孝子的。
這也正常,誰願意說自己的孩子是不孝子?誰也不願意自己養大的孩子是白眼狼的。所以在吃飽喝足,生活無憂之後,這位老爺子就立即替自家兒子找好了藉口,很快地就原諒了他。
耳根子軟成這樣的人的確是少見的很,不過發生在這位二姥爺的身上,寧一諾一點兒也不覺得突兀。
所以他就勸告寧媽媽,這樣的事情可千萬別摻和到裡頭,左右怎樣,都讓老爺子自己去做決定好了。
寧媽媽自己也是點頭同意的,不過人還是那樣,總是固執地認定自己認為的,不容易聽勸的。
二姥爺是這樣的,寧媽媽亦然。到了最後,鬧的不是那麼愉快就對了。
寧媽媽覺得自己的一片好心給人辜負了,心裡那叫一個鬱悶,二姥爺儘管也知道寧媽媽說的有些道理,可他覺得自己的兒子沒那麼壞,這心裡總還是不死心,帶著些許的期許的。
可惜的是,越是到最後,他越是偏執地認為不孝的是兒媳婦兒,不是自己的兒子,所以到鬧的自己年過七十了還是無家可歸的狀態,簡直讓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目前的寧家算是真正地平靜下來了,其他的都是瑣碎小事兒,倒也不必記述。
寧一諾也忙,也閒,明面上忙的是自己婚禮,各種的事情都要他慢慢地琢磨,最起碼要在細節上做到最好,這是寧一諾的性子,比較較真或者說是龜毛,總想著將事情做的更好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