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還聚集了一百餘家中小鐵礦公司的二百多家礦山,考察組先後接觸了二十多家有意出售礦山的中小鐵礦公司。這二十多家鐵礦公司的年產量從沏萬噸到力萬噸不等,雖然各個公司的產量都不高,但加起來年產量就達到了1渤萬噸,按照這些公司所擁有礦山儲量計算,即便把年產量提高到聯萬噸,開採墜年也不成問題。而且出售的價格也比較合理,左江看到這裡不免有些疑惑。為什麼這些公司肯這麼低的價格出售自己的礦山呢?
細看下去,左江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這些中小的鐵礦公司都沒有自己的專用運輸線路,把自己生產出來的鐵礦石運到港口再裝船賣到國外去都得依靠三大鐵礦公司的專用鐵路和港口,都是跟三大鐵路公司旗下的運輸公司簽訂的運輸協議,三大公司出貨量大的時候自然就擠佔了他們的運輸份額。所生產的鐵礦石就積壓了下來!沒辦法,運輸協議就是這麼定的,雖然這是不平等的協議,可沒有別的辦法,他們只能低頭。近幾年三大公司的出貨量猛增,致使他們生產礦石大量積壓,乾著急卻運不出去。虧損的幅度越來越大,這才有低價出售礦山的想
。
左江看了一下這些中小公司的運輸協議時間,一般都是還有兩三年到期。自己如果收購了這些公司,三大公司一旦聯合打壓,不再續簽運輸合同,那麼自己連一噸礦石也運不出去,看來這個運輸還真是個大問題!
運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