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兩門,是非常幸運的一個事情。但是他又知道,袁承興的認真紮實,而且身兼重任。
袁鳳吟得了人家的拳就是自己留下了。袁承興在教內還有個傳拳的責任。所以所學頗多。所謂頗廣也是指心意拳。心意拳並非就一種風格。就買洪昇所傳,也是分過步疾步兩種架子。雖然是一個步子,但關聯前後,還是分出了內容。
袁鳳吟是大過步架子,合了形意明顯外觀渾厚紮實。因為後起長進階段時常跟著老劉,所以慢慢來他的身姿步型已經往形意偏了,但因此也失去了很多東西。
袁承興卻是得了買先生規整前後的幾套架子,但是同為買先生所傳。其中對四把合形的盤樹頗為珍惜,也極為精深。其中大有內涵,視若最後核心。就是他的弟子至今都沒透露全面,只是套了個鷂子外形。袁鳳吟卻有一套盤四方的合形,但袁承興沒有問,他也沒有講。實際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整合再整合,整合出這麼一個簡單的玩意兒。要說一個樁功涵蓋了許多內涵,那就類似無生有這種偷換概念了。而這一套卻真的是在動作中可以分解出各把各勁。所謂合形不是幾個動作串起來玩,而就是六藝相聚之後打法又嚴絲合縫。這兩點他們倆自然心有靈犀。
其他就沒必要講清楚了。若從分家之後講,就心意門生看形意門生練形意五行,可以說他很難理解其中要義。而形意門生看心意門生走空架盤樹,雖為同理同根,卻也是很難窺清其中內涵。
如此更何況其他拳種。所以自拳譜流出,很多家拳都參考吸收,納為己用。雖貌似相通,但卻很難慣用。甚至自家,沒東西不是因為保守,而是因為沒練出來,而沒練出來還不承認,不沒落那就沒天理了。
這個再簡單不過了,就不是一個根基。根基枝節不同,何況結果。袁承興是一直看不上青面這些的,一個照面能解決的問題,分解成那麼多拳,早看不下去了。今天看到這個場面,管是什麼前輩後輩,竟然就讓人這樣來去自由。自己不在場道沒什麼,自己既然在這,就要問一問,憑得是什麼。而這些天一直是這些外門小子在這躥來蹦去,這能代表自家的拳風麼?他就怪鳳吟糊塗。這根本就不用講理,不服就打你。你不好出頭,我來。
別說這個梁師傅上來了,就這幾天看著裴秋實那囂張霸道的樣子,自己都想上去揍他。還有陳巖虎,鬆垮扭捏,就那寸勁打上也沒什麼作用,那長勁,根本就沒機會用,輸了還不樂意,也就是青面打他還給他機會。
拳法要想又狠又穩還得快,還要一步到位。就打法上,必然得解決一個進階的問題。蓄而後,蓄相兼,顧打一體。不然就必然有大空蕩,這可不是動作快就能彌補的。這也是李洛能先生當初轉學心意的原因。
顧打一體了還要六藝合一七星並進。六藝合了是成就了身子勁合了,七星並進是打法合了。而合了又會出現一個現象,這可不是文字遊戲,要不怎麼那麼多家抄傳了心意拳論百餘年呢。而練不出來,也正是因為,那是出自心意老譜。
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不光是練法上的難度,就學習機會上也是大難度。或者說這是真看家的。就王先生得真傳創新拳,後邊也將劈崩二法給沒了。就別說練了,很多人都沒想過。
沒有?沒有就對了。不信,不信就試試。袁承興對鬼五道:“跟他們講,今天加場,上來一個也是打,上來兩個也是打,打一個算欺負他們,其他話沒有。”
是鬼五請著人家來了,而鬼五早想借袁承興威風一下了。所以這裡就欺了鳳吟一把,沒經認同就扯來嗓子喊了起來:“今晚加場,上來一個打光棍,上來兩個打一對兒!趕緊吃飯回來看啦,過了這村沒這店啦……”這叫什麼話。
但臺下四角火吧就燒上了,臺上也是燈火通明。火光帶著詭異的迷幻性,臺上臺下的鬥志都高漲起來。
而在之後數十年,形意拳達到了一個高峰,廣開門戶,遍地開花。河西也打出來數位心意拳宗師人物。其中以上海開派宗師盧嵩高前輩為最。而正因為理法高深又與技法高度結合,所以尋常非大能耐者很難大成就。形意拳興盛不足甲子,又迅衰落,之後得藝者寥寥無幾。衰落不是因為保守,而正是因為不保守,以至於未得藝者不承認,以訛傳訛。而弟子多又為慕名而來,半路出家,不願放棄舊有根基,胡亂嫁接。
乃至劈拳如捂螞蚱,上步開不開腿,開腿站立不穩,站穩開不開步,不從老根解決問題,又去合太極八卦等拳理,亂上加亂。本來歷代心意夫子用心良苦化繁為簡,去其慢效拖沓處而存精,而今又加了回來。自毀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