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遊牧民族沒有所謂的根據地,也不用守城,打不過就跑路,儘可能把戰線拉長,北伐軍一方面要防備敵人的游擊戰術,一方面還要分兵保護糧道,以面糧草被劫,總之十分吃虧。
正是因為遊牧民族十分難打,萬磊才點名讓周天壽掛帥出征,因為周天壽老成持久,比較穩。而且參謀總部不但給訂出了一個可行的戰略計劃——擠壓蠶食,即穩紮穩打,一點一點地搶佔蒙古高原的東南部,漸漸地將韃靼部逼向西北蠻荒之地。
軍隊穩紮穩打的同時,萬磊還準備搞北進運動,即是鼓勵百姓北上從事牧業,並把所佔領下來的牧場大片大片地劃出來,給新入駐的牧民養馬牧羊。
其實,中原王朝一直無法有效地控制蒙古高原,就算是最強盛的漢唐時期也無法將那一帶真正地收服。因為那是一片天然的牧場,本來就是遊牧民族的樂園,農耕文明難以在這一片土地上紮根。
哪怕是把上面的遊牧民族趕緊殺絕,很快還會有另一批人取而代之;就算是強行遷移中原百姓北上,最終不是被遊牧民族滅掉,就是會“胡化”形成另一個新的遊牧民族,繼續與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王朝相對抗。
而中原百姓以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為主,小日子過得相對滋潤,遊牧民族地處草原,物產稀少,生活相對困苦,自然無比嚮往中原的花花江山,一旦中原王朝國力不濟,他們就會乘虛而入,自春秋到明初,近兩千年來無不如此。
這兩大文明在對抗中過了近兩千年,矛盾已經激化到了難以調解的地步,自秦朝開始,中原王朝開始修長城,試圖攔住遊牧民族南下的鐵蹄,不過這些城牆只能攔得一時,攔不了一世。該來的時候,他們還會再來,成為中原王朝揮之不去的噩夢。
漢唐的和親政策,兩宋的歲幣外交,無一不是無奈之舉,甚至還出現五胡亂華和蒙元稱治等慘痛歷史。同時,遊牧民族也付出過很大的代價,比如說匈奴突厥契丹等民族,都被趕出蒙古高原這一片牧場,西遷到荒漠地帶去。
現在佔領蒙古高原的是韃靼部蒙古人,北平軍要解決的,不只是這些蒙古人,還有兩千年遺留下來的老大難問題,即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問題。而說到底,兩大文明矛盾的根源就是經濟結構差異。
由於地理氣候的差異,中原適於農耕,草原適於放牧。中原百姓種植的農作物易於儲存,可以囤積起大量糧食,對天災有很強的抵抗力,還可進行社會分工,發展工商業,進而建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
而遊牧就不一樣了,草原的承載力有限,能放養的牛羊是有限度的,所以遊牧民族要逐水草而遷移,如果遇到災年,水草不豐,牛羊就會餓死,人就得捱餓。這個時候,遊牧部落要麼自相殘殺,要麼把手伸向南邊。
另外,由於遊牧民族以放牧為主,經濟結構單一,手工業落後,很多日用品,如茶葉瓷器炊具等都無法自足,對農耕文明有很強的依賴性。中原王朝佔有邊貿主導地位,自然以此為手段,對遊牧民族進行羈縻。雙方本就脆弱的雙邊關係,往往會因為貿易摩擦而破裂,進而引發戰爭。
其實,要解決這一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辦法就是將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整合起來,實現經濟政治一體化,只是這個辦法在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社會行不通。因為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性,決定了其具有很強的封閉性。
而北平行省已經開始步上工業化的道路,工業化的特點就是開放性與擴張性,工業生產需要豐富的原料和廣闊的市場,而蒙古高原就是一個羊毛產地,只要圈起來養羊,就能產出大量毛紡業所需的羊毛。
當然,此次北進運動非一朝一夕可功成的,其間不但要駐紮軍隊保護牧場和百姓,防止韃靼人反撲,還要在牧場上修柵欄築城鎮建鐵路,以此加強對草原的控制。同時,為了防止牧民胡化並鬧分裂,公民教育和愛國教育也要跟上。
其實,遊牧民族之所以桀驁難馴,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是部落制的,一個部落族長擁有絕對權威,族人只認族長不認國家,唐朝時期就收攏過很多遊牧部落,可是不久之後就叛亂無常,這主要是因為這些人沒有國家歸屬感。
為了避免出現唐朝那種混亂局面,萬磊一般不會收攏蒙古族,就算是他們主動來降,萬磊也會把他們打散了與北進的牧民雜居,並“硬性”規定所有牧民都要接受學堂教育,而適齡兒童全部要接受中小學教育,以培養公**識和國家歸屬感。
三月二十日,北伐軍就傳回捷報,第一集團軍三萬精騎在沙井一帶與韃靼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