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還可留任,在沒有設立憲法之前,還得靠這些人來維持秩序。
當然,安撫官民這只是眼前事,方中哲知道若想南洲長治久安,要儘快立憲,更要儘快與大華民國建立邦交關係,因為徐欽已經許諾過,只要南洲立憲,就會有大批經濟援助進入南洲,這對恢復南洲經濟十分重要。
經濟一恢復,百姓的衣食有著落了,國家治理的難度也就小了。為了讓經濟援助早日到位,方中哲連夜派人出城去見使館區見徐欽,商討建交事宜。
第485章 捨得?
徐欽派人劫走朱允炆一事,方中哲很快就知道了,他派柴車前來談外交的同時,也想弄清楚大華民國方面打算怎麼處置朱允炆。當然了,他也知道,朱允炆落到大華民國的手上,想要回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朱允炆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無權無勢的廢人,除了個別對他有深仇大恨的人想把他弄回來殺掉洩憤之外,他已經沒有了其他價值,大華民國拿去更好,畢竟朱允炆的身份比較敏感,是個燙手的山芋,如果處置不善,只怕會引起那些“守舊派”心寒,這不利於剛剛建立起來的安定局面。
朱允炆的身份與影響,徐欽自然清楚,他派人去“劫”人,自然早就準備好了應對辦法。這不,柴車剛剛問起這事,他就拿出一份去年萬磊頒發的特赦令,說大華民國方面希望將朱允炆作為特赦的典型,有意將他接回大陸善待,同時還希望義軍方面把朱允炆的直系親屬交給大華民國。
一聽說要把朱家接走,柴車雖然有些不甘於失去報復機會,不過並沒有出言反對,因為他來之前方中哲已經交待過了,只要不把朱允炆這個禍害留在南洲,那就好商量。
當然,徐欽也不白要人,他向外事部為義軍爭取了一筆十萬銀元的無息貸款。柴車一看有錢可拿,更是不會再反對“引渡”朱家一事。
談完了朱家的事,雙方才開始商議建交事宜。方中哲跟一些部將和一些原朝廷大臣商量過了,將把南明朝改名為南華民國,雖然還沒有正式立憲,不過已經以南華民**政府的名號開始實行軍政了。
“所有**國家都是我們大華民國的友邦,南華民國本就是我國兄弟之邦,我國必定盡力支援貴國建設,本人已經向大總統彙報了南洲的局勢,大總統指示外事部儘快擬定建交條款,同時也希望貴國儘快派出使團前往中原,好正式訂立邦交條約。”徐欽道。
“這是自然,貴國強而不霸,守信重義,善待友邦,能與貴國建立邦交,必能給我國帶來福祉,柴某代表軍政府向徐特使致謝。”柴車忙道。
“由於貴國是**國家,我國會在以前與南明帝國的邦交條約的基礎上,給貴國多一些政策上的優惠,總體上說,會參照緬甸國,給貴國準公民的待遇,即貴國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大華民國,在教育、投資與就業上可以享有與大華民國公民同等的權利。”
徐欽頓了頓,又道:“鑑於貴國人口較少,我國也會盡力幫助貴國發展人口規模,甚至於會有移民過來。而貴國經濟相對落後,我方也會鼓勵企業家來投資興辦實業。移民與投資會綜合考慮到貴國的承受能力,偱序漸進地開展,至於細節問題,待訂約時細談,不過貴國可以放心,我大華民國不會讓貴國吃虧的,更不會仗勢欺人。”
“貴國處處設身處地地為我國著想,此大國風範讓我等仰慕。”一聽到有移民還有投資,柴車心中更是暗喜,現在南洲最缺的就是人和錢,沒有人,大片荒地就沒法開發,那些金礦山也沒有人去開採,而沒有錢,工商業就發展不起來。
“對了,在海上貿易方面,我方也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鑑於貴國沒有海船,所以我國決定將華遠公司一部分股權轉給貴國。貴國可以由政府出面認購,也可以由商人出資認購,華遠公司每年按盈利額髮紅利,貴國可共享海上貿易之利。至於關稅方面,我國將對貴國進出口的貨物全部免除關稅,希望貴國也能出臺相應的免稅條款,以利於工商為的發展。”
“這些事情關係重大,在下不敢做主,還得向軍政府請示。”柴車忙道,他受派前來只為談如時訂交,至於邦交條約的細節問題,他還真不敢拿主意。
徐欽淡然一笑,從自己的書桌中拿起一份檔案遞過去,道:“這是我國外事部擬定的建交文書,貴方先細看,有什麼不滿意的可以提出來共議。對了,大總統希望貴國能在年內派出使團,最晚不要到十二月。”
“明白,在下這就回去向軍政府彙報,會盡快給特使答覆的。”柴車收起那些草案,臨走之前還道:“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