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兩天吧。”文君哪裡會肯?只得任由李嬸抓著和平暫作抵擋。這一來,老太太便更加有恃無恐。
文君從未吃過這種啞巴虧,不由煩惱起來,更少不了和自己父母發發牢騷。
文君爸爸是個隨和的人,勸女兒說:“老人有病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你就多擔待擔待吧,現在不用你去伺候,已經不錯了。”
文君媽媽卻是向著女兒:“誰知道那老太太是真有病還是假有病?我看她就是想把兒子栓在身邊罷了。”
不過丈母孃雖然不滿,卻也沒有對和平表現出來,只是文君時不時跟和平鬧點小性子。和平是媳婦老媽哪邊也得罪不起,只得每天打起精神兩邊周旋。
李嬸過得逍遙自在,少不了跟一眾老太太炫耀兒子的孝順體貼。老太太們在一起每日裡攀比的除了吃穿用度,便是兒女是不是孝順。
李嬸得意,沐家婆婆卻因為欣欣回孃家多日沒有音信,已經被不少老太太明裡暗裡嗤笑過。她心有不甘,便也開始吹噓沐楠如何在家裡為她絞盡腦汁製作菜餚。其實沐楠只是偶爾下廚,手藝也很是一般。但在婆婆嘴裡,卻成了世上的美味。兒子下廚給媽做飯,這的確是比較難得的待遇,何況是已經結婚生子的兒子。所以很快,羨慕的眼光就從李嬸這裡轉到了婆婆那邊。
李嬸被比了下去,自然有些小受傷,於是和平很快也有了一項新功課——給老媽做飯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