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意外的是,通判竟然讓他等了很久才接見他。並且還一臉不耐煩的樣子,隨意誇了幾句就讓他走人,完全沒有讓他抱到大腿,甚至可以說,連腳趾頭都沒有抱到。
張獻忠很鬱悶,這一趟米脂之行,原本以為是改變自己前途的開始。可沒想到,竟然一點用都沒有。
他剛出辦事房時,就隱約聽到了通判在裡面說話:“小小一個捕快,全靠了捕頭精心安排,竟然還故意裝出風塵僕僕的樣子,想邀功於本官,真是痴心妄想!”
這番話,如同一個晴天霹靂,把張獻忠給打懵了。他雙拳緊握,銀牙暗咬。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如果有人看到他此時的神態,必然以為他要吃人。不過沒過一會,張獻忠又如同一個漏氣的皮球,馬上扁了下去。
再生氣又有何用,人家是管自己的上司,只要還想做這份差事,就只能忍氣吞聲。
以後要想出頭,只有先哄得羅捕頭開心,得他賞識才可以。
可自己以前也常有送禮,陪笑臉就更不用說了,羅捕頭依舊對自己這個外來戶有成見,同僚們也排擠自己。
眼下這事證實,要想繞過他們去討好通判,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這裡,張獻忠有了一絲頓悟:既然繞不過他們,看來要做出一番大功勞,並且分潤給同僚和羅捕頭,自己才能在延安府站住腳。
再說胡廣他們進了延安府,就看到城門口附近圍了一大群人。
這麼冷的天氣,還有人圍觀,還真是稀奇,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
出於本能地,胡廣等人一邊前行,一邊轉頭往那邊看去。隱隱地,還有一些聲音傳過來。
“這三天兩頭的交錢,做點小本生意容易麼?”
“是啊,聽說東門街的羅董雀羅掌櫃了麼,無可奈何下都跑路了!”
“……”
胡廣聽得更為奇怪了,他轉頭順口問身邊的人道:“大明朝的商稅不是三十稅一麼?而且據我所知,好像官老爺們甚至還收不到三十稅一吧?”
這一世,他只是一個落魄軍戶的懦弱弟弟,並不知道外面的情況。可後世的時候,他卻聽說過明朝的兩件有關稅收的事情,讓他一下便記住了。
一件是明朝的官員愛惜名聲,往往收到朝廷要求的最低商稅後,便不再收了。甚至為了名聲,還常常上書要求朝廷減免稅收。更有官員,就在衙門口放一籮筐,想交稅的就丟錢到籮筐裡,不想交稅也無所謂。
第二件事,則更讓胡廣驚訝。浙江本是產茶大省,但據說在崇禎年間,一年上交的茶葉稅,竟然只有十二兩。
出於本能,胡廣覺得這裡的貓膩不少。否則按照明面上來說,老百姓什麼稅都不用交,都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了。
他正回憶著後世聽來的這些傳聞,也不知道真假時,高大財臉上顯出一絲鄙夷和憤怒。
他左右看看,發現行人都離得比較遠,就湊近胡廣低聲說道:“公子,您說得都是那些官商!無權無勢的人,哪怕是我們老爺這樣沒多大背景的人,都是三天兩頭的要交各種名目的錢。”
說到這裡,他更為低聲,用幾乎不可聞的聲音在胡廣的耳邊道:“要不我老爺又如何會走上這條路?實在是那些官老爺壓榨得太狠了!”
胡廣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高大財看他的臉色,有被自己點撥而明悟的神色,心中不由得有點成就感。就又繼續顯擺自己的見識,在胡廣的耳邊低聲說道:“這些錢,基本上都是地方官府巧立名目,獲取百姓血汗。而底下做事的那些官吏,又往往再多加幾分!”
“只要有官當,就有權用;有權能用,就有錢撈!公子你信不信,要說哪家富,十之**都是有當官背景的!”
胡廣頻頻點頭,心中想著真是可憐了一心想中興大明的崇禎皇帝。地方上挖空心思摟錢,對於百姓死活卻無動於衷,你皇帝才一個人,就是再厲害,又能如何?
想到這裡,胡廣微微搖頭。明朝經歷了將近三百年,從根子上已經**透頂,就算沒有滿清的崛起,也遲早有一天,會被農民起義給推翻。
自己一定要抓緊時間,在這亂世中儘快展開自己的抱負。
胡廣如此想著,去到高迎祥在城內的一處宅子剛安頓下,看看離天黑還早,也顧不得休息,就準備出門。
101 醉生夢死
胡廣這一動,所有的護衛馬上集結起來,跟在他的後面準備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