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脫離了戰鬥。
目前。意軍的殘餘艦艇正在直接返回塔蘭託基地的途中。
除了義大利艦隊的損失之外。羅馬還對英國艦隊的損失進行了估計:艘戰列艦沉沒一艘遭致命重創。兩艘巡洋艦戰沉。六艘驅逐艦戰損。所剩艦艇已經無力再對聯軍在馬耳他的作戰行動構成威脅。此外。羅馬還在電報中向聯軍指揮部保證。“安德烈多利亞”號和“朱利奧凱撒”以及目前在馬耳他附近活動的其他義大利艦艇。將繼續為德意聯軍的6上作戰行動提供有力支援。
即便遭受了一場意外的沉重打擊。羅馬的高官們依然能夠保持這樣樂觀情緒。張海諾終於理解這個國家為什麼會連衣索比亞戰爭也打上個月數十萬正規軍在北非還打不3萬英軍。
眼下。如果他會輕易相信羅馬的估計。那他便也和這群義大利官員一樣成為昏庸之徒了!(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
鷹 第37章 斯圖卡之日
剛矇矇亮,德意航空部隊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己對制空#7現出來,成群的轟炸機踏著晨曦越過窄窄的馬耳他海峽,戰鬥機也紛紛掛彈出擊,那氣勢似乎非得把小小的馬耳他島給炸沉了不可!
一雙靈敏的耳目對於戰士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隨著空軍的重新出動,空中偵察報告又開始源源不斷的送往聯軍指揮部了。張海諾很快了解到了他最急需的情況:從梅利哈灣和聖保羅灣撤下來的英軍部隊已經全面退守瓦萊塔城南防線,如今在馬耳他的各條道路上已經看不到英軍車輛或是行軍隊伍。一些稍大的城鎮似乎還在英軍的控制之下,但守軍無一例外的放棄了原先佈設在城外的野戰工事,看起來都打算壓縮防線依城固守。
在這個忙碌的早晨,駐紮在西西里的德軍遠端偵察機和魚雷轟炸機也按照事先分配的任務對馬耳他東南的大片海域進行了偵察搜尋,只是等到太陽昇起時,飛行員們都還沒有現英國艦隊的蹤跡——但這並不意味著英國艦隊不在向馬耳他挺進。
以目測為主要偵察手段的德軍飛機,必須要有足夠的數量一起行動,方能覆蓋大角度的扇形區域,而眼下張海諾手裡並非沒有這麼多飛機,而是大部分都用在了馬耳他島。
在空軍的掩護下,經過大半夜休整的德意聯軍登6部隊重新活躍起來,除了派出一小部分兵力攻取馬耳他北部的殘餘英軍據點之外,大部分開始迅向南推進。只兩個小時功夫,德意聯軍的地面先頭部隊便推進到了距離馬耳他府瓦萊塔不足7公里的英軍防線前,在這樣的距離上,德軍幾乎隨便架起一門炮就能把炮彈打進瓦萊塔城。
然而,早在英國人統治這座島嶼之前,瓦萊塔就已經被建成了一個極其堅固的要塞型城市。當地盛產的一種“豆腐石塊”,也即是石灰岩,開採出來的時候缺乏硬度,但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就會變得無比堅硬,利用這種石材,英軍趁著德意聯軍還未登6便建立起了一系列極其堅固的永備和野戰工事,而位於瓦萊塔南面的這條防線便是整個防禦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該防線雖然寬不足兩面都是難以攀爬的懸崖峭壁,英軍不僅按照一戰的標準挖掘了三條各相隔約的深溝塹壕,還利用島上開採出來的石灰岩沿線構築堡壘式火力點和縱深炮壘,再加上從前線撤下來的上萬名英軍士兵,這條防線儼然成了缺少重型裝備的德意步兵們難以逾越的溝壑!
不過,登6的德意聯軍倒也沒有急著進攻這條堅如磐石的防線,士兵們一面在英軍防線對面挖掘塹壕,一面看著己方的飛機不斷對英軍防線進行轟炸和掃射。待後續部隊抵達後,聯軍很快完成了對瓦萊塔所在半島的6上包圍,兩艘義大利老式戰列艦也率領輕型艦艇抵達瓦萊塔以北的近海區域。
佔據數量優勢和制空權的聯軍部隊,在這樣的形勢下之所以沒有動進攻,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手中缺乏可用於攻堅作戰的坦克裝甲車輛和重炮——加上連夜搶修的5坦克和11輛裝甲車,聯軍各部在進抵英軍瓦萊塔防線時亦只有1o輛坦克以及不到3o各型裝甲車,其中相當一部分四輪裝甲偵察車根本不足以應付高強度的正面突擊。火炮方面,進攻灘頭時的支援火力,大部分是由海上的義大利戰艦提供,登6的德意各部隊大都只攜帶了輕型步兵炮以上的榴彈炮絕大部分都還留在西西里!
正因如此,坦克、車輛和火炮成為義大利的運輸艦船這一天的運輸重點,為了應付這場跨海登6戰役,聯軍動用了西西里島上幾乎全部的船隻,加上義大利南部徵集的數十艘貨船,運輸船隊看上去陣勢龐大。然而,義大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