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西線的進展開始不是很順利,自1884年10月底,滇軍和黑旗軍進軍到宣光城下,隨後朝廷特派員唐景崧也募兵四個營前來助戰,中法雙方經過反覆的爭奪,各有傷亡,但因不斷有法軍前來增援,清軍一時間未能攻克宣光城。

在東線戰場上,清軍統帥、時任廣西巡撫的潘鼎新率軍出擊諒山,並一度攻佔了船頭和郎甲兩地。但在1885年1月底,法軍主帥波里也和副手尼格里率領七千多法軍由河內出發,氣勢洶洶的反撲清軍陣地。儘管清軍在人數上佔據優勢,但由於和法軍在武器上有很大差距,加上潘鼎新指揮失當,清軍一路潰退,不但撤出了船頭和郎甲一線,而且還主動棄守戰略要地諒山,直接退回了中國境內。

隨後,法軍攻破越南通往中國西南地區的門戶鎮南關(今友誼關)。鎮南關歷史悠久,形勢雄偉,四面陡壁,居高臨下,乃中越兩國的邊境重鎮,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鎮南關被破,法軍的戰火等於燒到了中國境內。當時清軍的後路,廣西龍州的當地商民聽說鎮南關失守後,紛紛舉家遷徙,戰敗的清軍遊勇也大都潰散,逃軍和難民成群結隊,蔽江而下,廣西全省大震,人心惶惶。

在危急形勢下,新任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朝廷,舉薦當時已經解甲歸田的老將馮子材出山。張之洞在奏章中稱馮子材“老成宿將,熟習邊境軍務,威望遠播”,“馮雖老,聞未衰,將才難得”。在他的推薦之下,馮子材取得廣西關外幫辦軍務之職,這在後來證明為一次極為重要的換將。雖然張之洞也是個喜好誇誇其談的清流派,但這次他識人之敏銳,倒是不錯。

馮子材(1818—1903),字南幹,號萃亭,生於廣西欽州。馮老將軍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後來加入天地會率眾起義,比洪秀全還要早參加革命。但是,馮老的“革命”意志不夠堅定,後來他向宋江同志學習,受了朝廷的招安,並一直跟隨廣西提督向榮尾追太平軍,追到南京城外紮下了江南大營,中間也曾被李秀成和陳玉成合手打得大敗,馮子材在江南大營被破時落荒而逃。

馮子材多年的軍旅生涯,積功被擢升廣西提督。在剿滅太平軍後,馮子材又相繼到廣東、廣西、貴州等地“滅火”(撲滅各地的起義軍),乾的是刀口上舔血的活,為清廷立下了赫赫戰功。1869到1879年間,馮子材受越南政府邀請和清廷派遣,三次出關平定退入越南的廣西農民起義軍和譁變的清軍,由於所率軍隊紀律嚴明,當地人稱“馮青天”,享有很大的威信,這為後來抗擊法軍中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礎,擁有了資訊和後勤等方面的諸多優勢。

1881年,馮子材因為和上級徐延旭關係不和,並屢遭其排擠,便“稱疾”解甲歸鄉。中法戰爭爆發後,聽到清廷已經對法宣戰,老將心憂邊事,不顧自己已經年近古稀,攜二子上書朝廷請戰。經朝廷同意後,馮子材召集舊部,以極快的速度募集“萃軍”十八營(“萃軍”因馮子材的號“萃亭”而得名),隨即開赴廣西前線。

馮子材統率的萃軍,紀律嚴明,部隊行軍打仗,嚴禁擾民,違者都要以軍法嚴處。萃軍行軍之前,往往先派炊事班到前方地點先去熬粥做飯,等大軍來後及時的打尖充飢。在一般情況下,馮子材不準士兵沿途買賣,以防止發生糾紛。在晚上宿營的時候,萃軍都是自己搭建帳篷,禁入民房,不得騷擾沿途百姓。萃軍官兵如要外出,必須要持有軍官發的手令,有違令者,處斬。

馮子材還發布嚴厲的“四斬令”:“攔路搶劫者斬,強姦婦女者斬,偷牛偷豬者斬,拐賣人口者斬”。有這麼個故事說,萃軍路過一個集鎮,馮子材發現當地一個粉絲店老闆揪著一個萃軍士兵,大聲嚷嚷說當兵的吃了粉絲不給錢,引起眾多的人圍觀。馮子材見狀便上去訊問,那士兵極力辯稱自己沒吃,馮子材便跟老闆說,萃軍軍紀,士兵不能上街自行買吃的,這個士兵說沒有吃你的粉絲,那就應該沒吃。但粉絲店老闆蠻橫的很,非要一口咬定這個士兵強搶強拿,吃了東西不給錢,還大聲諷刺萃軍不過徒有虛名,周圍的閒漢們聽後乘機起鬨,指責馮子材包庇部下。

那個士兵又急又氣,拔出佩刀,大聲說:“不許你們誣衊馮大人,我沒有吃粉絲,我現在就剖開肚子給你們看!”說完,那個士兵真的剖腹自盡。後來一檢查,果然沒有粉絲。真相大白後,馮子材大怒,下令將這粉絲店的奸商斬首示眾。由此,萃軍紀律嚴明的名聲也廣為流傳。

中法戰爭爆發後,馮子材雖然“廉頗老矣”,當仍舊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報國之心並沒有絲毫的減弱。馮子材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