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運。能飛得起來的飛機都飛起來了,能派出去的飛行員都上去了,所有的潛力已經全都挖了出來!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飛行員們拼命飛。
第10航空隊有飛機,也有未曾執行的飛往中國的“計劃”,還來不及檢討在緬甸落花流水、稀里嘩啦的失利,史迪威坐不住了。和中國軍隊將領、和他的中國最高統帥相處是否愉快可以忽略不記,眼下最先要處理的是,大規模軍事補給中國已迫在眉睫。此時盟軍和德國在北非激戰,非洲戰事的吃緊不得不讓美國國防部已將這個航空隊一部分人和飛機調到中東,剩下的都是破爛C—47,那也得飛。
史迪威的命令下達了,再次出呼他的意料,現任航空隊司令奈頓將軍拒絕執行命令。簡直就是在緬甸那一幕的翻版,只不過是由外國人換成了自己同胞。
奈頓不是不執行上司命令,確實有他的難處。新貨機和骨幹人員都被前任帶走了,給他留下的,是一個嚴重削弱的運輸系統,基本沒有“戰鬥力”。奈頓去見史迪威,要求在汀江和昆明兩端機場不少於5個聯隊,C—47總量在100架以上時,才能真正保證運力。
史迪威並不理會奈頓的苦述。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叩響飛天之路(6)
據說,見自己命令得不到“貫徹”,史迪威怒氣衝衝找到奈頓,見面後,兩人曾有過這樣的對話。
史迪威:“現在你們還有幾架C—47?”
奈頓:“35架,將軍。但有10架因為損壞不能飛行。”
史迪威:“中國航空公司只有10架C—47,現在是1942年7月30日,我得到的資料證明,就在這個月,他們已經運送了1 293噸貨物,而你們……”
奈頓:“我們也在飛,先生……”
史迪威:“可你們35架飛機只運送73噸,這點東西,我肩挑背扛都能做到。中國人能,你們為什麼不能!我不想聽任何‘不’的理由,執行我的命令,馬上飛!”
“是,先生!”
奈頓氣呼呼走了。
第10航空隊最後的C—47勉強飛了起來,到現在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走的哪一條航線,能查證到的是,10架C—47只有5架飛抵昆明,再回到汀江,又少了1架。
6架飛機,全都摔到“中緬”交界處和橫斷大山那一帶,不知他們遇到了什麼突然的氣候變化,連對地聯絡都沒有,就杳無音信。早晨停機坪還一架挨著一架,晚上,空了。
摔的摔,調走的調走,傷了元氣的第10航空隊徹底不行了,僅有的一點戰力蕩然無存。悲傷未過,只過了半個月,奈頓也調走了,他是無奈而去的。接替他的,是克萊頓·L。比斯爾准將。此時,准將接替是由第10航空隊抽調出一個大隊組成的印中聯隊,專為中國戰區負責運輸給養。准將這邊命令他的印中聯隊的飛機繼續飛越“駝峰”運送物資,那邊向史迪威和華盛頓報告,內容和口氣和他的前任一樣:在安全沒有得到可靠保障,沒有足夠機場,C—47少於100架,任何增加對中國的補給都是徒勞的。
接到克萊頓·L。比斯爾准將的報告後,對正在艱難掙扎中的國民政府,美國國防部更是沒了有信心。
焦急的史迪威給蔣介石發電,中國戰區總司令睬都不睬。
全亂了。
再尋他路
蔣委員長沒有時間理會他的“參謀長”,此時,他正忙著制定一項計劃,這項計劃,也只有最高軍事委員會、交通部少數幾個了人解。
小鬼子很輕易地佔領緬甸,截斷中國陸路、空中通道,對國民政府抵抗能力打擊太大,雖然現在“中航”飛行員們冒死飛連線昆明、汀江這條駝峰航線,勉強維持前方和政府給養,但日本人已經揚言,要繼續向西北推進,打到汀江、打到加爾各答,徹底“解放”印度,把侵略者(英國人)趕出去。想想,小鬼子不是空嚎,憑他們勢頭正旺,萬一哪一天真要是猝不及防再把汀江、加爾各答給佔了,後果不堪設想!
蔣介石早就想到過印度問題,為此還給宋子文專門發電,現在看來這種“猜測”未必不準確。怎麼想都是一身冷汗。
未雨綢繆,必須再闖出一條新路。軍事委員會把絕密任務下達給交通部,並嚴格限定:參加者,必須為中國人!交通部再密令王承黻:挑選最好機組,不計任何風險和代價,必須再開啟一條新通道。
說不清蔣委員長和軍事委員會當局是什麼心態,是生命線對於一個主權政府、一個國家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