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佛。
打住。聊以為序。
2007年8月24日
陳忠實:閱讀柏楊
——“典藏柏楊·小說”讀記
聞知並記住柏楊,不覺間已有二十多個年頭了。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文學朋友碰面聚首時,傳遞著臺灣作家柏楊的名字,新奇到頗帶某些神秘的色彩,原因是他的一本名曰《醜陋的中國人》的書在西安傳播,首先在敏感的文學界乃至範圍更大的文化界引發議論,似乎媒體上還有不同意見和看法的爭論。我聞知這個資訊時,當即到街頭最近的一家書攤上買到這本書。那時候我住在原下的鄉村老屋,夜靜時讀《醜陋的中國人》,竟讀得坐臥不寧擊掌捶拳,常常在讀到那些精妙的毫不留情的議論時走出屋子,點燃一支菸,站在我的寂無聲息偶聞狗吠的鄉村小院裡,面對著星光下白鹿原北坡粗疏的輪廓,咀嚼品咂那種獨到的尖銳和深刻,更感到一種說透和揭穿的勇氣,令人折服,更令人敬佩。就我的心性而言,這是很自然發生的情感和情緒。我可以不在意某些自我感覺良好到自我膨脹再到大言不慚胡吹冒撂的人和事,而當讀到那些在自己尚未意識尚未發現的獨到見解時,一種新鮮的富於啟示的深刻,便自然地折服並出示敬重的情感了。一個令我折服並敬重的名字,是不會忘記的,這是柏楊。
二十多年後的今年夏天,我有機緣閱讀柏楊的小說,如同初讀《醜陋的中國人》時一樣發生深層的心裡震撼,卻也有明顯的差別,《醜陋的中國人》裡的柏楊,是一個犀利到尖銳的思想家,而敢於直面直言說出自己的獨自發現,讓我看到一個獨立思考者的風骨,甚至很自然地聯想到魯迅;隱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