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好了解一下海軍。”

“我又不是什麼大人物!”

“你是未來的大人物呀!”

丁汝昌說完笑了,然而,他的側臉卻顯得很悽楚。

關於使中國和日本都興師動眾的朝鮮“壬午之變”,略說幾句。

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露了馬腳,其軟弱無力已是路人皆知。在朝鮮內部,“投靠清朝絕非上策”的主張日益增強。恰恰從這時候起,日本因明治維新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有了實力,開始向朝鮮擴張。

日本依據1876年的《江華條約》,在釜山和元山設定了特別居留地。在居留地裡,日本把持了行政權和司法權,並享有進口免稅的特權。於是,日本商社把大量的外國商品帶進朝鮮,沉重地打擊了當地的手工業者。同時,日本商社囤積糧食,使米價成倍上漲,剝削平民。此外,日本政府還向朝鮮派出軍事教官,企圖把朝鮮軍隊日本化。

日本在朝鮮扶植親日勢力是必然的,親日派自稱“開化黨”,多數是不滿現狀的人。他們把執政集團稱做“事大黨”,加以反對。而“事大黨”一如既往,大都有依靠中國的思想。

由於日本插手,開化黨的勢力日見強大,事大黨逐漸衰落。到1881年時,形勢急轉直下。

“壬午之變”就是試圖把逆轉的局勢再逆轉回來。發端是朝鮮民眾的反日行動。三菱公司職員大淵吉威、大倉建築公司職員兒玉朝二郎、東本願寺和尚蓮元憲誠等三人,在日本人居留地以外的安邊府,被激憤的民眾襲擊,蓮元當場死亡,大淵、兒玉身受重傷。

這時,唯恐天下不亂,虎視眈眈的是大院君李昰應。其父是第十六代仁祖的七世孫,從李氏朝鮮的王族來說,這是較遠的一支,但成了第二十一代英祖之孫恩信君的繼嗣之後,一下子近了起來。第二十五代哲宗一死,依照宗例,李昰應的次子李命福繼承了王位,就是李太王。由於年幼,生父大院君攝政,從1864年至1873年,大權在握,為時十年。史稱“大院君執政時代”。

←虹←橋←書←吧←。

第6節:提督與青年(3)

大院君頗有才幹,但過於獨斷專行,結果政治上漏洞百出,被政敵鑽了空子。

他的政敵是李太王之妃閔氏一族。在大院君看來,作為自己的兒子的妃子,是他親自選定的,竟然忘恩負義。而閔氏一族認為:太王已經二十多歲了,總有個大院君這樣的保護人,實在討厭。外戚掌握實權,在朝鮮是合情合理的。

閔妃與胞兄閔升鎬攻擊大院君失政,鼓吹國王親政。1873年,大院君不得不交出了攝政權。

這時大院君才五十三歲,年富力強,卻被迫引退,所以此後九年間他一直是切齒扼腕,痛恨至極。名為國王親政,實質是閔妃及其背後勢力掌握了實權。

這時候,發生了反日騷亂。反日情緒最強烈的是軍隊。日本向朝鮮派了軍事教官,企圖使朝鮮軍隊日本化。舊式軍隊的官兵是最怕整編的。兵餉拖欠了一年之久,六月份好歹用糧食代替,發了一個月的餉金,但那糧食卻是發了黴的。官兵們怒不可遏,擁到軍資監①毆打經辦人員,並越級向武衛都統使②控告,但毫無結果。

“壬午之變”被稱做“軍亂”或“軍變”,就是因為暴亂的主力是軍隊。一年不發兵餉,好容易領到,卻是黴米,所以官兵們忍無可忍了。這是自發的暴動,但伺機以動的大院君豈能放過它。

你們吃不上飯,原因在日本!

閔妃一黨與日本勾結,必須剷除!

大院君不失時機地煽動。

暴動的目標指向日本公使館和閔氏家族。

本中尉等八人生死不明。”

事後查明,這次事件中被殺的日本人有堀本中尉等十三人,其中有屍可認者十二人。

大院君進入王宮,清除閔黨,奪回政權。外面紛紛傳說大院君在王宮內把兒媳閔妃毒死了,於是,政府向全國發布了訃告。後來判明閔妃逃到忠清道清州,平安無事,政府又佈告全國,取消服喪令。

“日本以什麼姿態出兵呢?”丁汝昌朝前走,袁世凱跟在後面問道。

“軍人不應該管那類政治問題。”丁汝昌答道。

“是的……”

袁世凱嘴上這麼應著,心裡卻不以為然,搖了搖頭。丁汝昌沒有看見他身後的年輕人的動作。

不瞭解政治狀況,就難以採取果斷的、臨機應變的軍事行動。

軍人更應當關心政治,袁世凱心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