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傑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資理念】
格雷厄姆認為,投資和投機並不是涇渭分明的,很多時候兩者糾纏在一起很難分開。不過對成長型股票來說,投資者購買這種股票的目的本來是為了投資,雖然有時會收到投機效果。當然,投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歪打正著的收益有時候比一門心思的投資更理想。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時候即使是投機,也要堅持做到理性投機。
他說,據此研究一下對成長型股票的價值投機是很有意思的。就投資和投機之間的區別看,它本是隨著時代發展而改變的。
1948年那時候,90%以上的美國人反對買股票,其中一半人認為買股票“不安全,是一種賭博”;另一半人根本“不熟悉”股票究竟是怎麼回事,所以不敢買。後來,當股價大幅度上漲,人們親眼目睹不少人因為買股票發了財,才改變了對買賣股票的觀念。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當股市發展過快、股價過高時,主流觀點卻認為這時候買股票是“投資”,股民都是“投資者”;當股市發展低迷、股價低廉時,主流觀點卻認為這時候買股票是“投機”,股民反而成了“投機者”。
他說,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應該能認識到股票買賣中固有的投機因素,並且把股價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內。當股價超出了這個範圍,就應當及時賣出股票,以避免投機風險的積聚,殃及投資獲利。
他舉例說,在美國股市中有兩家非常重要的上市公司,一家是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另一家是國際收割機公司。這兩家公司都以“國際”開頭,業務範圍卻根本不同,一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競爭了許多年。
1961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股價高達607美元,每股收益(包括海外收益在內)卻只有美元。國際收割機公司的股價為美元,每股收益為美元。
根據格雷厄姆前面所說的原理,如果把股票的市場價格確定為當前收益的20倍來計算,那麼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股價最多值×20=182美元;如果以市場價的1/3計算,則最多值607÷3≈202美元。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還有投資者在607美元的高價買入該股呢?那就要看他們對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這隻股票的發展前景究竟怎麼看了。
無論他們怎麼看,格雷厄姆認為,這其中都隱含著相當大的投機成分。這種投機性有多大呢?透過計算可以得知:607-182=425美元,可以說,投機成分佔絕大部分。
接下來,再來看一看國際收割機公司。該公司處於一個最重要的工業領域的領導地位,1961年的賬面價值為每股68美元,5年來的平均收益為每股美元。根據這些資料,投資者就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1961年它的市場價格最多值×20=美元。而現在它的股價為美元,其中投機性佔-≈7美元。
透過這樣一對比,投資者就會更傾向於購買國際收割機公司的股票,因為它的投機成分較小,投資風險小得多。
接下來股市的發展是,1962年這兩隻股票價格都下跌了,並且國際收割機公司的股價跌得更多。這似乎和上面說的觀點不怎麼吻合。但不要緊,請繼續看下去。又過了一年到了1964年,兩隻股票的價格都上漲了,這次國際收割機公司的股價漲得最厲害。
上述股價波動規律表明,對成長型股票投機性作用的判斷,僅僅透過一兩次股市波動還不能得到完全證實。但從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看,投資者只要掌握恰當的買賣時機,就一定會在投機風險小的股票上獲利更多、更安全。
所以他認為,一個真正的投資者在購買國際收割機公司這樣的股票時,它對公司財務方面的要求和心理狀態方面的選擇會更平和。
【格雷厄姆智慧結晶】
格雷厄姆認為,投機雖然不可避免,卻不道德,絕大多數人不可能透過它來致富。如果不能完全避免投機,至少也要堅持理性投機,即意識到自己是在投機。
。 想看書來
成長股也可能跑不贏大盤(1)
聰明的投資者能夠成功地在次等普通股中運作,他只在廉價時買進。這意味著當它們的短期前景看好也就是普通的購買者可能對它們很感興趣的時候,聰明的投資者幾乎不會買進它們。
——本傑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資理念】
格雷厄姆認為,成長股當然好啦,因為它處於“成長”過程中;可是如果買入的價位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