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來鬱郁而不得志;和他同樣資歷的大多已是師長軍長了……不過此人有真本事;對軍事很有一套。”
吳銘點點頭;示意戴子冉繼續。
戴子冉指向粵北的南雄:“前天傍晚;我們的偵察分隊在南雄縣城以南四公里的東廂鋪;裝扮成村民順利抓獲兩名要到村中嫖宿的粵軍;審問後埋掉了;帶回來不少有用情報……駐守南雄的是粵軍第十四師;師長陳章;下轄第三十九、第四十兩個旅;另有直屬警衛連、機槍連、炮兵連和工兵連各一個;糧食物資以及彈藥均由駐紮韶關的第三軍供應;第十四師全師官兵總數約為八千五百人左右;其中有個重要情報值得重視:粵軍第三軍除下轄的第七師、第十四師之外;新編的粵軍獨立第二師也開到了韶關;估計是待戰爭打響之後作為機動兵力使用。”
“根據連續獲得的情報分析;粵軍的裝備非常精良;特別是我軍面對的第十四師;兩個月前剛剛完成換裝;清一色的捷克步槍和捷克輕機槍;重機槍大多是英國產的劉易斯機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面對的敵人就很強大;粵軍軍紀渙散;身上武器雖然好;但缺少維護;各部連起碼的後方巡邏和兩翼警戒都沒有;我們的偵察隊還發現粵軍中有抽大煙的情況;由此可以判斷;我們對面的第十四師並不是粵軍的精銳部隊;更不能與北伐時期英勇善戰的那個粵軍第十四師相提並論。”
戴子冉停頓片刻;指揮棒在南雄至信豐之間來回移動:“這幾天天氣都不錯;粵軍飛機頻頻光顧我軍上空;而且航次明顯增加……根據三天來的統計;粵軍飛機飛過信豐上空共五十七個架次;其中在信豐城上空盤旋十四次;十四次中近半情況是單機偵查;估計贛州、大餘兩地上空的情況也一樣。”
“針對粵軍飛機的頻繁偵查;我們改進了打擊方案;擬在城南海拔二百二十米的張家嶺、城西海拔二百五十四米的蔣家山、城東南海拔一百八十二米的南山、城東海拔二百一十五米的龍形山;設立四個密集的機槍陣地並進行偽裝;等候粵軍偵察機再度光顧;利用密集的交叉火力網把它打下來。”
康澤心中興奮不已;但還是認真地計算了一遍幾座山頭機槍陣地的距離;最後發現;呈三角形佈置的四個機槍陣地彼此間的距離都在一千四百米之內;相互距離最遠的東西兩座山峰直線距離也就兩千兩百米左右;只要敵機從信豐城上空經過;無論航線偏東還是偏西;都會同時遭到三個機槍陣地防空火力的交叉打擊;以國內偵察機每小時不到三百五十公里的飛行速度、以及空中偵察普遍需要降低到一千米之內的高度計算;吳銘旅的打擊方案擁有很大的成功把握。
吳銘看出康澤的想法;微微一笑;指向沙盤上的信豐城進行補充說明:
“這幾天我也仔細觀察了粵軍偵察機的飛行及航向情況;他們的偵察機每天都要在信豐城上空低飛盤旋幾次;飛行高度大約在八百米左右;速度從來都沒有超過兩百五十公里;甚至更慢。”
“根據這一情況可以推算;任何兩個機槍陣地打擊的目標都在一千米之內;我們機炮營裝備的是美國勃朗寧重機槍;在這一射程之內有良好發揮;唯一的難度是之前從來沒有打過飛機;提前量的計算不是很精確;但可以用增加機槍數量和火力密度來彌補;我計算過;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
康澤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和他推算的結果大體相符;但還是有些不放心:“你們的勃朗寧重機槍效能如何?數量有多少?”
“具體型號為勃朗寧nl917水冷式重機槍;也就是漢陽廠仿製生產的卅節重機槍的原型;口徑毫米;槍身長uu8毫米;槍管長uu7毫米;最大射程三千米;有效射程一千五百米;槍身重十五公斤;我們改進後的槍架重二十五公斤;我機炮營擁有該型號機槍二十四挺;基本上夠用了;再加上兩倍數量的捷克輕機槍協助;更有把握。”吳銘對所部裝備異常熟悉。
康澤終於放心了:“打算什麼時候行動?”
吳銘回答:“今晚就開始準備;每個陣地我們都已勘測完畢;工兵營兩個連協助行動。已經連續一週的好天氣了;我擔心再等下去天氣會變壞;無論是大風或者小雨;飛機都不會出動……為了讓粵軍飛機來得快一些;我打算天黑後讓兩個連的官兵悄悄繞到城北去;然後舉起儘可能多的火把;排出個一字長蛇隊形;浩浩蕩蕩開進信豐城。”
康澤立刻明白過來:“你是說城裡有粵軍奸細?”
吳銘點點頭:“我們的情報小組先遣人員比我們提前五天;以各種身份來到信豐城;經過調查後發現;一家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