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不要這樣!”公主無奈了,這有什麼用啊?
平王妃又道,“宜安,人手是真的不夠用。”
“……”人手確實少,公主是知道的。
她爹一直在缺人中,急召天下有才之人。大部分可用之人都被爹帶走了,得有人守著平州啊。公主雖然不情願,也只能噘著嘴不高興,看娘把她的人全都借走。
慶幸的是,自從陳昭給她一年的教訓,她恢復記憶後,性格沒有以前那麼尖銳了。起碼,不會秦景一刻不在跟前,一刻聽不到秦景的聲音,公主就心慌意亂。
她現在能接受秦景短暫離開她,只要她知道他去哪裡了就好。
在這期間,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作為一個小八卦,傳到了公主耳中——陳昭居然重新回到鄴京,向新皇投誠,投靠了朝廷。
公主愕然,心裡不知作何想:是因為她的原因,讓她爹損失了陳昭這員厲害人物?
陳昭一直沒有正式投靠她爹,一直是在為她爹做一些不方便平王出馬的事。陳昭的能力,公主從來不懷疑。而現在,或許正因為跟她翻臉,陳昭投向了朝廷那一邊!
先不說陳昭這種左右逢源的牆頭草人物,居然能哄得兩邊都不殺他,他的本事該有多大。
單說陳昭是重生的,他知道未來的許多發展軌跡,知道許多戰事的起末。前世他雖然從來沒離開過康州,公主卻絕不敢以為他身為皇帝這邊的人,會什麼也沒做過。
這樣的一個人,帶著兩世記憶,還帶著她爹讓他做的一些隱秘事,一起投靠朝廷——平王得氣瘋了吧?
正是因為覺得陳昭的反叛是她造成的,公主心裡愧疚,當平王妃管她借走秦景時,她才沒有反抗得那麼厲害。
她只跟平王妃約定,“不許派秦景危險的事!我要每晚回來,都能見到秦景。”
平王妃自然知道不能逼得太甚,點頭答應女兒的約法三章。
公主看平王妃把秦景派給了她大哥,這才是真正放下了心。她又跑去纏大哥,要大哥發誓照顧秦景。
劉既明的手臂被公主搖個不停,公主的痴纏弄得他頭暈眼花,“我怎麼照顧啊?小小一個平州,又不需要打仗,我就算想弄死秦景,也不容易吧?”
“反正如果秦景在你手裡出了意外,我就再不理你了!”公主威脅。
劉既明笑著拱手,“不敢不敢,小的一定把秦侍衛供到神龕上,燒幾柱香擺幾盤瓜果,讓大夥按照一日三餐的順序,一起來拜拜,明兒一起得道昇天吶。”
這當然是開玩笑的,劉既明該用秦景時還是照用。他和秦景本來就無冤無仇,平王妃也沒有特意吩咐,他很不必跟秦景過意不去。只是幾天下來,劉既明實在可惜這個人物:武功這麼好,辦事能力也強,不含糊、不多話、不爭鬥,不愧是影衛出身。這樣的人留在公主身邊做個小侍衛,太大材小用了。
比平王妃立志於拆散公主和秦景,劉既明看了幾年,反倒覺得這兩人還好。就公主那一身的孔雀病,尾巴都快翹上天了,大概也就秦景能全盤接受。秦景差就差在出身上。
盛世中這是沒辦法解決的,好處是,現在是亂世。
亂世中最容易出人物,秦景若能從中混出頭,等爹奪了天下後,給他隨便封個什麼,平王妃再由公主求一求纏一纏,也就接受了。本來嘛,這個亂七八糟、百廢待興的時期,平王妃急著把女兒嫁出去,也不可能找到多登對的門戶。
登對的大門戶全在鄴京呢,他們現在能回到鄴京去嗎?不能。
誰又知道這仗要打多久啊?
劉既明找上秦景,舊話重提,希望引起秦景的重視。
秦景居然沒像之前一樣直接拒絕,而是道,“屬下回去跟公主說說。”
劉既明驚訝,秦景的上進心,是被他挖掘出來了嗎?
秦景心裡有自己的考量,他很明確地知道平王妃不喜歡自己的出身。最近公主被王妃帶著出門,努力為他爭取。而他什麼都做不了,心裡不是不低迷。
如果王妃只是嫌棄他出身不好,那他努力掙一分功業,就可以娶公主了吧?
他希望他是堂堂正正地娶公主,而不是偷偷摸摸做賊一樣,或者因為婚娶,還要引起公主和父母之間的不愉快。王爺王妃都是真心疼公主,秦景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公主傷了王爺王妃的心。
當晚上回去,親親抱抱之後,秦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公主時,公主被嚇住了,激烈反對,“上戰場?打仗?這怎麼行!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