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薯片、可以燉雞燉豬、還可以幹炒;二、切成小塊,下開水鍋煮半熟撈出曬乾,可以燉著吃;三、磨碎做成澱粉,還可以用澱粉做成土豆粉、粉絲、粉條。茄子兩種,一、曬切成四片曬乾;二、切成條,下開水鍋撈出灑上花椒、辣椒麵、八角、回香、鹽拌均曬半乾裝進罈子;還有一項不得不說:做燻肉。從第一年開始每年養兩頭豬,到了年跟前將其殺了,先將處理好的豬肉放在大桶裡灑鹽醃製半個月,然後再一塊一塊的在灶頭掛起來,要吃時取下便可操作,可以吃一整年。豆製品。一、豆乾,這好做,灑上鹽和各種調料曬乾即可;二、做豆腐乳、將做好的豆腐切成塊放在竹籃子裡掛在灶頭髮酵,之後灑上鹽、辣椒麵、姜沫、白酒裝進罈子密封;三、血豆腐、用豬的血混著豆腐沫拌勻,加入鹽之後掛在灶頭燻幹再煮熟就可食……等等。凡事能做成可放置的菜,我一個不少的都做了好多,現在光廚房的罈子都有大小二十多個,當然這些罈子裡泡菜罈子都佔了五六個,裡面醃製的白菜、烏紅辣椒、紅蘿蔔、芹菜、豇豆、白蘿蔔杆等。

原因三:認字。一本《資治通鑑》翻完了,字也認的越來越多了。再有,這三年,泡茶、品茶的功夫也是越來越深了。

透過三年的努力,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完全適合了清朝的生活,而且過的還輕鬆自在。只是,今年是康熙朝重大事件發生的一年,一廢太子在今年9月便會發生,現在是四月份,下個月皇上便要塞外行圍,那時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七子、皇十八子隨駕。而一廢太子便是在回程的時候發生,我看過相關史料記載,一廢太子事件原因有三:一、有人告訴康熙,太子驕縱跋扈等等一些不好的言論,至於是不是事實反正康熙信了;二、十八阿哥去世,太子沒有表現出傷心之感,再者騎了蒙古獻給康熙的御馬;三、夜半偷看皇上的帳篷。只能說伴君如伴虎,其實我一直認為,太子不一定像歷史上寫的那的差勁。從小到大是千古一帝手把手的教習各種知識,自小聰明非凡,文武兼備,不僅精通儒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五歲隨皇上行獵便能射死一鹿、四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這樣一個文武全才怎會是史書上的那個百害無一優的人?既然這麼差勁,為啥還要再立?沒機會,真希望有機會能見見這個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史上的唯一一位被二廢太子之人。

還有一個不解的是,十三阿哥在這件事情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到現在歷史也不知道,可惜呀,我來到了清朝也沒有機會追查,不然能解歷史的一大迷題。更可惜的是胤祥這個人,自此以後便要被幽禁了。要說他受寵的程度除了太子還真是無人能及,想想看:他是唯一一個跟著康熙南巡達四次之多的皇子,尤其康熙四十一年第四次南巡的時候,撇下隨行的太子和四阿哥,命胤祥單獨一個人祭拜泰山。泰山在古代就是權力的象徵,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數次封禪泰山以示最高皇權,這個意味不能算不深。對了,關於一廢太子時候十三阿哥發生的事情,只有雍正給怡親王的悼詞中說的,被太子牽連,被大阿哥陷害。但是在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給三,十三,十四阿哥三個人的請安摺子的硃批上說胤祥絕非勤學忠孝之人,如不嚴加約束,必當生事。不忠不孝的評語是很嚴重的了,真不知道胤祥在一廢太子時做了什麼事情讓康熙對他的態度一落千丈,這真是個謎。現如今對我而言,不管是不是迷,都不是我能參與的,我能做的就是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夏天快到了,古時代的夏天跟現代的夏天還真不一樣,現代的夏天是悶熱,而古代的夏天是太陽直射,稍不留心就會被曬黑,曬黑還不容易白回來,所以這兩年大太陽底下我基本不去,就在屋子裡待著。冷飲我基本不做,即使現代也不怎麼吃冷飲,在夏季吃冷飲最是傷身,我最多隻是將綠豆湯放涼了喝。

夏天就在我除了早上早起之後和太陽落山之後才會出門中度過了。這個夏天更是吸取了之前的經驗,白天幾乎不出門,雖然不用見人不用那麼白,但是我就是害怕這樣直射的太陽。在現代啥時候有過這樣的天氣?所以太陽直射也是我目前為止唯一不能適應的。

進入九月,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是就是算離九月五日還有幾天,雖然與我無關,但不知為啥就是想去算著,這也算是我穿越過來的四年中經歷的最大歷史事件,最關鍵的是,我想看看十三爺是否真的被牽扯到了這件事情中。十三爺給人的感覺是那種,即使是第一次相見,你卻也可以相信的人,或許我有些先入為主,但我就是原因相信自己感覺到的和眼睛看到的。一個人再怎麼不好辨,但眼睛是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