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奴才的本份”。
不虧是皇家培養出來的,真是有規矩。
看向巴哈道:“有需要隨時來找我”。
他回道:“是,格格”。見無我啥事,該交待的前幾天也交待過了,再者他們比我專業,所以便回了主屋。
自己給自己泡了壺茶,不是不讓小紅泡,見她從開始學習之後,隨時嘴裡都有唸叨的,只要有時間便拿個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真是勤奮的緊。再者,雖然只有普洱,而且也只有壺,但注意茶的習性和壺的特點之後,也能泡出非常美味的茶來。這個時代的普洱只有生普,所以生普統稱為普洱,熟普是現代1976年才被人研發出來的。根據不同年份的生普所要求的泡茶水溫也有所要求,當然不同人的口感需求泡法也是不相同的。我比較喜歡喝口感不是很濃烈、回甘也緩緩而來的茶,這樣茶的泡法有所講究:
首先,將壺用開水燙洗一遍;然後將茶葉投進壺裡(投茶量要根據壺的大小和喝茶人的輕重而定);
其次:從壺的邊緣倒剛燒好的水至滿,用壺蓋刮掉泡沫,快速將壺裡的水倒至另外一把壺,這稱之為洗茶;
再次:把另外一把壺裡的水再倒掉,這叫洗壺(加不加另一把壺這個過程要視喝茶人的情況而定,像比較愛喝口感濃烈、回甘快的人,直接將開水倒入壺即可);
然後:這個時候再將開水倒入另一把壺裡,晾一晾,這叫涼湯(需不需要涼湯也要視茶而定,如果是春芽茶或者三年內新茶需要涼,不然會把茶葉燙熟而且苦澀味會重;再有就是我這種情況喜歡喝口感溫和的茶人;其它不需要涼湯);
最後:待水晾到90度左右就可以向壺內注水,注水時要輕、要緩(這也是因為以免口感濃烈,其實茶是有靈性的。你如何對它,它便如何回饋你,溫柔的對待,口感溫和;粗俗的對待,口感霸道濃烈)待差不多時,將壺內的茶湯全部倒盡,以免長時間的浸泡會使茶湯變的很濃,然後需要時再倒入開水即可(後面水溫要越來越高,如果壺裡的茶葉放置的時間超過6分鐘,再喝時先倒入一點開水,快速的倒掉,之後再倒入開水泡茶,因為放置了的茶是涼的,涼茶喝了傷胃)。
當然,用蓋碗喝茶也是可以的。也是需要先用開水燙洗,投入茶葉之後洗茶,根據情況用適合的水溫泡茶,可直接就著碗蓋喝(喝茶時,用左手中指、食指夾杯託,拇指扣住杯託,右手將杯蓋的前沿下壓,後沿上翹,從縫隙中喝茶),也可倒到杯子裡喝,根據喝的茶和喝茶人的情況來定是不是要留湯底。
喝完茶之後,便叫上小紅去廚房做午飯,我不會燒火,所以做飯是不能少了她的。也還是簡單的三菜一湯:“土豆絲炒肉,酸辣白菜,蔥花炒雞蛋,白蘿蔔片兒湯”,老祖宗們常說:“冬吃蘿蔔夏吃薑”,所以我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做蘿蔔的。之後午睡、教習、喝下午茶、晚餐……。
來到第三天的早上,按之前的流程到了去給福晉請安的時候,這兩天院子裡的葡萄架已搭好,亭子也搭了些。這兩天聽小紅講,爺一直歇在了李氏的屋裡。邊呼吸新鮮空氣邊到了福晉屋裡,這時除了李氏大家也都來的差不多了,向福晉請過安之後便坐下。只是,今天大家的臉上都帶了些喜慶,難道又有啥好事要發生?一會兒功夫,李氏到了。嗯,怎麼說呢,滿眼含春,臉色喜慶紅潤,向廳裡走來的身段那個扭呀,前幾天還未如此,看來這是貝勒爺的功勞呀!她走向福晉,隨意的向福晉請了個安,還未等福晉說話便起身向自己的座位走去,這女人,該說她啥好呢?向誰顯擺也不能向福晉呀,可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向福晉挑戰。果然,福晉眼裡寒光一閃,立刻又恢復原狀。
見李氏也坐下了之後,便帶著笑意向大家說道:“今日是咱們貝勒爺的壽誕,回來那天爺就吩咐過,今年不辦,只是今晚大家一起吃個團圓飯即可”,這是嘛情況,我看向小紅,小紅卻又看向我,小紅那一臉理所應當的表情是啥意思。我根本就不知道四爺的生日是今天啊!不過,好在不辦,也是,今年大阿哥去世,而且四爺也才回來三天,聽說這三天都很忙,估計也沒有時間操理。晚上一起吃飯?又要一起吃飯,長期如此,會消化不良的。
待回到我院子後,進了裡廳,便看向小紅。小紅立刻跪下道:“格格,是奴婢的錯,奴婢忘記了格格不記得事了,所以也未有提醒格格”,我扶起她道:“起來吧,無事,只是既然爺過生日,是不是每個人都得要送上禮物”。
小紅答道:“格格,這不是理應如此嗎?”
“可是格格我未有準備啊,現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