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人物能聽到海量的資訊,真的假的混雜在一起,黃志剛也真假難辨。
“你聽到些什麼?”
“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這是清朝名臣張廷玉的座右銘,但肯定不是原意,黃志剛沉吟片刻,輕點了下頭,提醒道:“家明,別站隊。”
站個鬼的隊,老子又不用攀附權貴,用得著站隊嗎?可話到嘴邊,李家明卻揄揶道:“我一介商人,有資格站隊嗎?”
黃志剛不信這話,李家明擅長交際,從海淀區的黨政一把手到工信部的大領導,都與他關係不錯,能不想透過政治勢力牟利?可作為微末時相交的朋友,黃志剛非常重視這段友誼,尤其是對方還名滿天下、經濟實力雄厚。
“富可敵國,就有資格了!”
李家明一愣,突然意識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位老友不是在試探自己,而是在告誡自己。(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八章 醬缸(一)
站隊,本是個中性詞,但從官場中人嘴裡說出來,卻是另外一個意思。
對於官至實權副廳的黃志剛來說,幹得再好不如站隊站得好。他大學畢業進入國家計委,從科員到正處長只花六年時間,可謂是一帆風順。可就是因為一次站隊錯了,從實權處長變成了閒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幹出了讓高層滿意的成績,才提了個閒職副廳。如果不是因為高層人事變動,主持工作的是原領導人的對手,給了他一個重新站隊的機會,或許他還要在資訊中心那個崗位繼續幹下去,從青年幹部變成老官僚。
這還算好的,黃志剛是有根腳的人。導師是著名經濟學家蕭大人,蕭大人又是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