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部分

們知道了這不是真的。那麼,他們就開始尋找不再自己身邊的地方作為例子。

在很大程度上說,那些喜歡燈塔國的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說他們是美…分,他們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去過真實的美國,他們也不在乎真實的美國是什麼樣子,他們在乎的只是他們精神世界裡的美國。

當然了,其中被文化產品“洗…腦”的人,也是有的,而且數量也不算少。

就像是隨著日本的動畫片的流行,許多中國的小孩子,就變成了這樣的一個狀態。

如果是中國發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他們會職責說中國就是這個樣子,中國藥丸,中國人民不行。

如果是日本發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他們分分鐘就學會了換位思考。說他們這樣做,不是他們的錯,他們都是迫不得已的。

林彥有時候看著這些人,也覺得很有意思的。事實上,林彥對於日本的電視動畫產業,是比較不看好的。

因為,那種稍微有深度一些的作品,已經幾乎銷聲匿跡了。現在存在的,流行的,能夠動畫化的作品,除了廢萌,似乎就是賣肉了。

甚至,一些作品本身的素質並不高,進行的橋段也只是一些生硬的橋段,衝突也是生硬的衝突。

整個故事,可以供四個字來形容,就是強行喂屎。

但是,這種作品,卻活的遠比那些有深度,有思考的作品要好得多。甚至,比那些故事性很強的作品,都要好賣很多。

除了說明受眾群體,越來越不願意思考,好像也不能再說明什麼了。

有時候,林彥覺得,人類社會,實際上就是一個輪迴。往往在戰爭年代,整個人類的文明,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如果進入和平,那麼人類的各種水平,就會迅速的消退。甚至,用他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目光,去看戰爭年代的事。

然後,給那時候的人,套上所謂的野蠻,粗劣,等等很不堪的詞語。

他們彷彿忘了,他們能有現在這種生活,是怎麼來的。難道,真的像他們所想的那樣,只要大家好好講,就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不要做夢了。

但是,就算是有人讓他們別做夢了。他們也會假裝自己聽不見,就算是聽見了,也會進行一些列侮…辱。

比較好聽的,是什麼還沒有走出戰爭年代的野蠻人了,說難聽一點的,就什麼話都有了。

林彥其實一直覺得,不能忘記歷史。

他因此也製作了許多相關的作品,並且儘量給他們按上一個能夠受到現在主流群體比較歡迎的外殼。

效果雖然有,有些作品也比較受歡迎,但是,林彥真的不知道,這樣做會不會有用。

畢竟,很平年代的人們,就像是家養的小動物,沒有見過外面世界的風雨,不會知道外面世界的可怕。(未完待續。)

第三十三章 這個樣子

林彥有一個喜歡在河邊打麻將的朋友,沒錯,這個朋友就是河邊麻友。至於什麼在河邊打麻將,不過是一些中國的遊戲愛好者,為了記住河邊麻友的名字,編的句子罷了。

雖然說日本是一個非常講究集體勞動的國家,但是,往往卻不是某個集體特別出名,而是集體中的某個人獨領風騷。

相比較於,歐美雖然強調個人,但是,在遊戲行業,卻是很難說出哪個遊戲製作人,是非常非常出名的。

至少,除了《文明》的作者,總愛拿自己的名字冠名遊戲系列的席德梅爾,似乎,就再也沒有任何一個遊戲製作人,深入人心了。

不管是暴冰娛樂,還是電子藝界,似乎他們沒有那種響噹噹的明星人物,但是,較為奇怪的卻是,他們推出的作品,質量卻也是可圈可點。

當然了,歐美遊戲廠商和日系遊戲廠商,擅長的地方還是不太一樣的。例如打擊感,這種在遊戲裡隨處可見的要素,其實歐美的遊戲廠商,就很難做好。

當然了,為了規避這些缺點,他們也製造了另外的一些知名的新型別。例如近戰的打擊感不行,他們就開始設計遠端射擊遊戲。

而遠端射擊遊戲,相比於日式角色扮演,更適合三維的畫面。所以,最後市場選擇的射擊遊戲,而日式角色扮演,則在新的時代,越來越失落了。

林彥其實是一個非常順應時代的人,他沒有選擇螳臂當車,以一種悲劇英雄的形象示人。而是選擇順應時代,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玩家喜歡什麼,製作什麼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