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先穿八路軍軍服經西安到蘭州,然後又穿長袍、馬褂,戴瓜皮小帽,裝扮成東北流亡學生,佯稱是盛世才的遠房親戚投奔新疆。他們終於混過重重關卡,搭乘蘭州到新疆的運輸車,趕到了迪化。
中央來電,完全同意陳雲的意見和安排
1938年1月,一個陽光溫暖的冬日。鄧發來到新兵營告訴大家:“陳雲同志已向黨中央、毛主席彙報了培養我黨航空人才的籌備情況。中央來電,完全同意陳雲同志的意見和安排,讓我們與盛世才最後商妥有關事宜。從延安挑選的19名學航空的同志,也已啟程來新疆。”
2月初,盛世才正式通知:飛行班和機械班都定於3月1日開學,請*選派的學員,在近期內完成體檢和入學文化考試,2月底到航空隊報到。
鄧發當即與盛世才和蘇聯在航空隊的總教官尤吉耶夫講明:“我們這批學員,從小參軍,沒讀過什麼書。要是按照《新疆日報》登的招考中學畢業生的條件,都考不上,請免於文化考試;至於體檢,可以照常進行。”
蘇聯顧問首先表示同意。盛世才辦航空隊主要靠蘇聯顧問,顧問同意,他也就點頭答應了。
*中央駐新疆代表鄧發鄧髮指定呂黎平帶領新兵營的30多名學航空的候選人,到迪化市北門內盛世才的軍隊醫院去體檢。蘇聯醫生和盛世才醫院的軍醫,量身高,稱體重,檢查內、外科和五官科等,對視力和心臟查得特別仔細。
大家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體檢場面,生怕不合格,心情很緊張,量血壓時普遍偏高。那時化驗血的方法很落後,驗一次要抽25CC血樣。說來也怪,當穿著白大褂的醫務人員用粗粗的針筒抽血時,這些在戰場上見慣了流血的人,反而感到特別不自在。最難應付的是坐轉椅檢查平衡機能,左轉八圈,右轉八圈,立即停止,要求身體站正不歪斜,能辨別東南西北。有好幾個人在抽血和坐轉椅時暈倒、嘔吐。體檢結果,25名合格,其餘被淘汰。
《西路軍》 陳雲倡導學文化學機械學航空(7)
2月下旬,延安派來的學員還未趕到新疆。為了不影響按時開學,鄧髮根據延安通知的19人姓名和職別,與新兵營體檢合格的25人編排在一起。本著讓各方面軍都有代表學飛行和學機械的原則,確定了44名學員的學習分工。鄧發將大家召集到新兵營會議室,作進入新疆航空隊學習的動員。
鄧發著重強調說:“關於我們黨在新疆的工作方針,應按王明同志去年11月路過迪化,對新兵營全體幹部講的去做。就是:統一戰線高於一切,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為了維護統一戰線,你們到航空隊後,要聽從該隊長官的指揮和管理,不要進行宣傳共產主義和發展共產黨員的活動。”
鄧發宣佈了44名學員的學習分工。呂黎平為飛行班班長,延安來的嚴振剛為機械班班長。飛行班和機械班為一個支部,分成六個黨小組。鄧發提議呂黎平為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嚴振剛、方子翼、方槐、朱火華、陳熙、金生六名同志為第一任黨支部委員。會上,大家舉手一致透過。
最後,鄧發又明確了幾個問題。航空隊黨支部由黨中央駐新疆代表直接領導,不同新兵營和別的黨組織發生關係。盛世才不准許在他的軍隊內部有黨派組織,因而黨支部的所有活動都要嚴格予以保密。每個同志在航空隊的登記表上填寫化名,互相一律稱呼化名。
2月28日,盛世才派兩臺卡車到新兵營,接新學員入航空隊。從延安派來的學員仍沒有趕到迪化。鄧發決定,新兵營的25名學員先去報到。新兵營的指戰員排成兩列,夾道送行。大家熱情地揮著手,高聲囑咐:
“好好學習,盼望你們的好訊息!”
“祝你們早日飛上藍天!”
“學會了飛行,就駕飛機到我們新兵營上空轉一圈,讓我們也高興高興!”
汽車把由於興奮而滿臉通紅的航空學員拉到緊靠迪化市南門的一所院內,在宿舍門前停下。這是一座3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隔為裡外間。裡間住飛行學員,外間住機械學員。每人一張床,兩人合用一個床頭櫃。除了*的學員外,盛世才另從地方中學招考錄取了16名機械學員,已經先報到了,都住在外間。
當天,他們領取了被服裝具。大家在整理內務時,自覺保持了紅軍的傳統作風,被子疊得像豆腐塊那麼方正,臉盆、鞋子都放在個人床下相同的位置。整個宿舍整齊劃一,井然有序。
第二天,航空隊的主要軍官視察新學員來了,看到從新兵營來的學員個個軍容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