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使用的話,就不會發生狂啖的絲光掠鳥飛行器跟敵人錯身而過之後再攆著屁股的現象了,戰艦能夠靈活地轉彎回頭繼續打擊敵人。
可惜他們都不會使用雷達裝置,不過,修士們大部分都是開了天眼的,能看到十里地之外的空間,雖然雷達能觀察到百公里之外的探測訊號,但是反映在螢幕上還是不如天眼直觀來的清楚明瞭。因此,雷達在修士的面前作用不大。
新式戰艦定型之後,甄斐吩咐抓緊時間生產出新的飛行器來,煉製精鐵所用的技術都是來自人世間的冶金技術,使用了五味真火,並且兌入珞和錳兩種金屬,增加硬度和耐腐蝕的效能,數百名高手匠人開始鍊鋼。
從人世間帶來的鍊鋼技術具有千錘百煉的科學性,採用的是氧氣頂吹轉爐鍊鋼裝置,先把廢鋼等裝入爐內,然後倒入鐵水,並加入適量的造渣材料(如生石灰等)。加料後,把氧氣噴槍從爐頂插入爐內,吹入氧氣使它直接跟高溫的鐵水發生氧化反應,除去雜質。用純氧代替空氣可以克服由於空氣裡的氮氣的影響而使鋼質變脆,以及氮氣排出時帶走熱量的缺點。
再除去大部分硫、磷後,當鋼水的成分和溫度都達到要求時,即停止吹煉,提升噴槍,準備出鋼。出鋼時使爐體傾斜,鋼水從出鋼口注入鋼水包裡,同時加入脫氧劑進行脫氧和調節成分。鋼水合格後,可以澆成鋼的鑄件或鋼錠,鋼錠可以再軋製成各種鋼材。
以前幽間的工匠鍊鋼採取的雖然是法術產生的火焰,溫度提升非常快,也達到了需要的溫度,但是不懂得氧氣的供應,技術上不夠完善,鋼材裡面還有很多的雜質。
甄斐採取的辦法最大程度剔除了這些雜質,使得鋼材更加純粹,硬度上比人間的鋼材還要好。
鋼材煉製出來之後,再傾倒到鼎爐之中,兌進去其他的天材地寶,鋼材具備了神奇的效果,成為神器。
一個星期之後,第一艘戰艦出爐,然後安裝動力裝置,這種戰艦的厚度達到了三十五毫米,重達三十噸。百公里需要使用一塊度玉。
試驗之後,甄斐直搖頭,說道:“太浪費度玉了,度玉的價格在趙幣之上,咱們的戰艦需要降低重量才行。”
蒼南派的常亮說道:“甄醫生,我在特種裝甲部隊上呆過,華夏國內也在研究高效能的裝甲部隊,現在最尖端的是採取琉球性的外殼,由於琉球性的外形主要是有弧度的波紋,像是海浪線一樣,能卸下一部分衝擊力,因此坦克的外裝甲不需要那麼厚。”
這個提議給了孫英吉很大的啟發,立刻改變圖紙,設計出外形全是琉球性波浪紋的裝甲,幾天之後,新的戰艦出爐了,質量只有十噸重,是原來的那艘戰艦三分之一,儘管還比絲光掠鳥的質量重了十倍多,但是防護能力卻是絲光掠鳥的百倍以上,所有的武士都能躲在戰艦裡面,外面根本看不到戰艦裡面的詳情。
第五百一十九章 沸鍋
新式戰艦生產出來之後,用穿甲炮彈試了一下,十餘發炮彈在二百米的地方轟擊,一共有七枚炮彈擊中了戰艦,過後再去檢視,戰艦上面只有裂痕,沒有被擊穿。
相對來說,這種戰艦比起賀魯的戰艦要結實不止十倍,很少有兩發炮彈擊中一個地方的時候,只要不是兩發炮彈接連擊中在一個地方,戰艦就會完好無損。
甄斐感嘆道:“咱們的防禦是足夠了,但是穿甲彈的威力還要提高啊。”
這話讓所有的人都無語了,戰爭本來就是一個矛跟盾的事情。
古代時候有一個武士,拿著一根長矛和一面盾牌在集市上叫賣:“我的長矛是最鋒利的,任何盾牌都無法阻擋,我的盾是最堅固的,任何的長矛都能阻擋。”有人問:“用你手裡的長矛,刺你的盾牌,結果會如何呢?”
這本來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是自從有戰爭以來,就是一個矛和盾的延續,一方面尋求最鋒利的武器打破敵人的防禦體系,另外一方面尋找更加堅固的盾牌,抵擋住敵人的攻擊。
矛和盾的發展史,貫穿了人類的戰爭史。
因此,甄斐的話雖然讓人很是無語,但是他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既然已經有了最堅固的防禦,下一步就要尋找更鋒利的武器。
需要的就是最鋒利的長矛和最堅固的盾牌,才能在武器方面領先一步,減少自己一方的傷亡程度。
這一天,在外面瞭望的武士發回來對講訊號:“有十艘飛行器開了過來,飛行器的形狀跟上一次進攻的外形一樣,估計是賀家的人又殺了過來。”
甄斐接到彙報之後,問道:“距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