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兩個人在四川均貧富……沒辦法再戰下去。
他恨恨道:“國賊!”
宋九亦罵道:“當誅。”
這件事他略略記得一些,史上趙匡義正藉助遼國休生養息之即。決定集全國之力,一舉將李繼遷之亂鎮壓。但王小波李順來了。結果他們不久都與他們所殺的那些土豪劣紳相會於九泉。李繼遷卻坐在西北開懷地大笑。這一折騰,趙匡義見到國家困難。不能為戰而不要百姓吧,趙匡義只好向蕭燕燕請和,蕭燕燕自然不同意,不同意河北河東要駐兵防禦,四川亂要鎮壓,那麼李繼遷便真樂了。
現在繼續來。
正當朝廷用兵遼國時,兩個傢伙同樣造反了。
若沒有這場叛亂,是不是可以多做很多事?
……
宋九的想法這時略有些偏激。
但大多數人所說的王李二人造反原因也不對。
王小波是茶商,宋朝禁榷私茶。那麼就要造反。他是中小茶商啊,走投無路了,不造反怎的?首先說這話實際連榷茶都不懂,所謂榷茶是指官府壟斷茶葉貿易,從茶山將茶葉買來,然後透過各種形式,包括買撲形式給各個茶商,銷售到各地。朝廷所幹的是後來中國電信移動的工作,茶商利益會受損。但變通一點,還是能以各種形式參與進去的,甚至因為漏洞太多,一度逼得宋朝最後又實施了通商法。真正受害的非是王小波。而是消費者。還有就是鹽,如唐初一斗鹽只有十幾文錢,宋朝變成一斤就達到幾十文錢。
難道因為國家企業壟斷。就要造反嗎?那個,哈哈……
再者。去年西川乾旱,天災在古代頗讓人頭痛。畢竟就那麼一點生產力,然而平心而論,宋朝對賑災應當做得很好了。如果因為災害,就要造反嗎?那中國那麼大,那一年沒災害,一有災害就造反,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