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場片子,就象搖滾樂隊的演唱會之前會有其他樂隊暖場一樣。

本來電影學院安排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片子,但是經不起易青他們一再要求,還是換上老片子《紅高粱》。

本來日本電影節放這種抗日影片怕影響不好,但是日本人既然以反戰為名帶來了《男子漢的大和》,那麼易青他們也堂而皇之的在單子上印上“反戰影片《紅高粱》”的字樣——這就是孫茹說的叫小日本吃個啞巴虧。

楊嫻兒擔憂的看著這份單子,對羅綱道:“易青那個蠻子,不知道要幹什麼,別出事才好。”

羅綱若有所思的看著螢幕,突然道:“看,開始了。”

……

影片開始了,明明是一部看了無數遍的老片子,中國學生們還是看得非常入神,好象是向鬼子們示威一樣,影片精彩處,時不時的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影片放到中段,劇情裡日本鬼子拉中國老百姓修公路,抓住了共產黨員劉羅漢,鬼子們在公路上吊起這個西北漢子,將他活活剝皮。

畫外音響起:“共產黨員劉羅漢……面無懼色,罵不絕口,至死~~方休!”

好一個面無懼色、罵不還口,至死方休,儘管很多人已經聽過多遍這句雄渾的畫外音,放映廳裡依然是滿場叫好喝彩聲。

當影片結尾處,江文等漢子抱著自制燃燒彈衝上去跟鬼子同歸於盡的時候,下面一片唏噓。

低低的,學生們跟著背景音樂輕輕哼著那首澎湃的主題歌:九月九釀新酒。

沒人察覺到,劇場後面門簾一挑,老院長謝非站在自己的學生方陣後面。

明暗不定的銀屏反光在他滄桑的老臉上閃爍著,多少年了,學生們之間已經多少年沒有這種氣氛了。

感謝鬼子。沒有他們,怎麼能讓和平年代的中國年輕人如此萬眾一心。

……

下午,《男子漢的大和》終於在電影學院劇場放映了。

跟上午的熱烈氣氛相比,下午劇場裡鴉雀無聲。

不得不承認,經過十幾年的此消彼長,中日電影之間的差距又拉大了。

儘管日本人用了卑鄙的手段,但是他們自己的技術和藝術確實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亞洲老大,在世界上,也足以跟好萊塢叫板。

尤其是上午大家剛剛看完《紅高粱》,那是十幾年前的老片子,拋開民族精神和影片內涵不說,至少在技術上和藝術理念上,更加顯得落後了。

要在國際市場上踩住日本人,中國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易青和依依、孫茹坐在一起,看著大銀幕,心情複雜。

論藝術認知,論水平,論理論,論研究成果,中國電影人半點都不會輸給日本人,也不會輸給任何國家。

但是,在其他方面,我們確實輸了。

今天的中國,還有誰願意投這麼多的錢來拍一部民族愛國影片?日本人尚且歌頌他們的二戰“英雄”,為這些侵略者招魂,而我們中國人,只會把狼牙山五壯士從孩子們的眼皮底下刪除。

就算拍成了一部好電影,能透過審查嗎?要過多少關卡?

中國又有多少影視公司,願意投入開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先進電影技術?

可憐的中國電影人,這條路太難了。

易青正在煩悶不已的時候,耳邊嗡嗡的聽見有人說日語,他禁不住向那個方向怒視而去。

一般的電影節看的都是樣片,也就是沒有字幕和翻譯的,日文片就講日文,中文片就講中文,連戛納都是如此。外國評審,尤其是專業評審看得只是攝影、美術、音樂這些以及導演的視聽語彙而已。

所以這時候,易青前排左手邊一點的位置,羅綱正在低聲的為楊嫻兒做翻譯,複述一句日語臺詞,再說幾句漢語翻譯。

易青毫不留情的低喝道:“你們倆能不能消停會兒?說日文過去跟日本人坐一起去!你當這裡是你們家呢!”

楊嫻兒愕然轉過頭來,這個學校裡這個跟她說話的人還真不多。

她負氣的盯著易青看了一會兒,一臉的委屈,眼眶裡淚水直打轉,終於在羅綱好勸歹勸之下,才慢慢的轉回頭去了。

第二卷 電影學院的牛B生活 第十一章 烈士後人(3)

……

電影看完了。

易青帶著本校學生會的同學,引著客人們退場。

下午三點半,電影第一天最後一個流程,是《男人的大和》的導演與主創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