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財富,而應該擔負更多的社會職責,故而我要加上一個字,那便是“義”。”

眾人訝然不解,蘇錦解釋道:“我大宋之所以重文輕商,跟商家唯利是圖不無關係,誠然逐利沒錯,做生意便是要賺錢的,但為富不仁之舉確是世間最為痛恨之事;饑荒年月,災民成堆,手中家中萬石稻米任鼠蟻啃食,卻不肯拿出半碗熬一鍋稀粥以全他人性命,這便是不義之舉,所以我蘇記要改變別人對於商家的印象,不管他人如何,從我做起。”

張榮欽聽到頻頻點頭,撫須晃著脖子道:“然則,大東家是要講這一條改為‘利、信、義’嘍?真是胸襟博大之舉啊,老朽佩服了。”

蘇錦笑道:“這三個字是對了,但是順序需要顛倒過來,第一條蘇記店訓便是要遵循‘義、信、利’之序,義字當頭,誠信為本,再談逐利之舉。”

一席話,說的在場諸位心悅誠服,無一人不佩服這位十六歲的大東家的胸襟之開闊,眼界之高遠;這些話也恐怕只有大東家能想的出,自己這幫人一輩子也考慮不到這麼長遠。

全場靜默半晌,忽然間掌聲四起,響徹整座庭院。

第九十七章 變革時代(中)

蘇錦看著眾人欽佩的目光,心裡有些感動,時代雖有所不同,但純樸向善的思想卻比後世人更容易深入人心;不誇張的說,在後世,像蘇錦這般隨口就能說出來什麼‘義為先,信為本’之類的話的人比比皆是,可是口是心非沽名釣譽者佔絕大多數,往往說一套,做一套。

道德的枷鎖用來鎖住他人,是後世人的普遍心理,到了自己頭上,他們便將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而這個時代的人,他們接受了,便會遵守,而且奉為信條;蘇錦毫不懷疑眼前這幫蘇記的掌櫃們和老人們會將‘義、信、利’的店訓執行到底,這正符合了這個時代的潮流:儒學即將大發展,禮學即將大繁榮。

“諸位,店規修改的部分便告一段落,以下是要新增的關係諸位福祉的條款,請諸位仔細聽聽。”蘇錦待掌聲停息起身道。

眾人側耳以待,關係到自家的福祉,顯然是眾人最為關心的話題。

“關於這方面,經過深思熟慮,我打算添上‘身股’這一款,先給諸位解釋一下何為‘身股’,說白了,蘇記是我蘇家獨有的蘇記,賺了虧了都是我蘇家的,諸位的角色其實是幫蘇記做工而已,我們之間是一種僱傭的關係;就算是蘇記賺了一座金山,諸位也只是拿些薪水,最多再拿些紅包賞錢,這對於諸位而言是極為不公平的,因為店內外絕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諸位做了,而我蘇家只是坐享其成,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

眾人有些傻眼,這事他們從來也沒考慮過,本錢、鋪面都是人家的額,自己只是帶著雙手雙腳去幹活,東家開出的薪水也不低,這已經是他們能想到的天下最公平之事,可是到了大東家嘴裡,就變成不太公平了,而且是對眾人不太公平,這有些難以理解。

蘇錦見眾人疑惑的目光,忽然發現自己犯了個錯誤,自己試圖向他們談這些經濟上的剝削關係,實在是太傻了,這件事可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所能理解的,再說下去,恐怕會引發更大的慌亂了。

原本是打算讓諸位理解自己的意思再實行,現在看來只需要將這項政策當做東家的恩典推行下去便罷,諸位即將到來的感恩戴德,自已也只能勉為其難的坦然受之了,誰叫你們聽不懂呢?

“這樣吧,蘇管家,我說你記,咱們也不用那麼複雜,這一條直接實行便是。”蘇錦對蘇福道。

蘇福提筆待命,只聽蘇錦道:“從今年起,各個鋪子每年終盤點盈利,將淨利分為百份‘身股’,凡鋪子中三年以上的老人,可拿一份‘身股’,五年以上老人拿兩份‘身股’,十年以上的老人拿五份‘身股’,大掌櫃拿七份‘身股’,其餘一年以上,三年以下頂半份‘身股’;簡單的拿大掌櫃身份打個比方,若鋪子裡年入一千貫,大掌櫃除了正常的薪水之外可得七十貫身股錢,若是年入兩千貫,則拿一百四十貫,以此類推,夥計們,老人們亦然。”

蘇錦此言一出,不啻為平地一聲驚雷,將在場諸位轟的外焦裡嫩呆在當場,蘇福提著筆桿張著嘴半天沒寫下一個字來,呆呆的看著大東家。

“怎麼了?都傻了麼?蘇福,記下來,記下來。”蘇錦就知道有這種效果,他不以為意的端起茶盅喝茶,肚裡暗笑。

眾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大東家傻了還是我們傻了?大東家這是在玩我們麼?哪有這麼白送利錢給自己的,恐怕是大東家在試探我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