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打那後喜歡上了流行樂,並在十年後的君臨天下,成為當之無愧的頭號流行天王,那就是周杰倫。
《吻別》的影響力本來只是侷限於國內和東南亞,在2004年,一個外國組合邁克學搖滾,翻唱了這首歌,歌名為《takemetoyouheart》。英文版《吻別》的誕生,使得這首歌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激增,短時間內風靡全球。
提到張學友,就不能不提《吻別》,比《餓狼傳說》的知名度要高出一百萬倍都不止。
雖然歌神同志在後來的演唱會中,更喜歡唱搖滾版的《吻別》,但最初那深情款款難捨的情愫,永遠刻印在了這首歌的靈魂裡。
如果不是看了歌曲的資料,江夏都不知道這首歌的曲子靈感來源,竟然是《末代皇帝》這部電影。
中國有五千年的史,其中封建王朝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起,滅於公元1911年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手。兩千多年的惶惶封建王朝崩塌後,溥儀這位皇帝,跌宕起伏的六十年,可以稱之為傳奇。
溥儀也是最後一位葬入清陵的人,是建國後,還能葬入清陵的唯一一位愛新覺羅子孫,中國史的最後一位皇帝,不知多少人唏噓他的一生。
《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是好電影,好到什麼程度呢?看看得獎就知道。
1988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足足九項大獎,證明了這部電影的優秀。
同年的金球獎也獲得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電影配樂、劇情類最佳男主角五項大獎。
這還是美國的獎項,算上歐洲的獎項,那就更多了。英國電影學院獎獲得十一項大獎,義大利大衛獎獲得十項大獎,法國凱撒獎獲得兩項。
如此優秀的一部電影,江夏曾經想過把它搬過來拍,但他沒有付諸行動,主要原因便是他沒辦法跟島國那邊協調,而且這邊的史跟上輩子的也有點出入,他不能照搬過來,需要進行一點刪改。
江夏不確認自己水平的情況下,對這些能得大獎的影片不敢亂改。
所以江夏一直考慮的都是國內的電影,沒敢往國際上去想,就連《滿城盡帶黃金甲》都是一個試驗作品,看看國際的反響如何。
現在的北美市場跟上輩子不一樣,上輩子沒人敢衝擊北美市場,都在國內的一畝三分地混。而且上輩子的北美市場被《臥虎藏龍》等一系列中國影片犁地一樣犁過一遍,讓他們對中國古裝電影有了牴觸。
江夏現在面對的環境要寬鬆多,除了幾部現代的功夫片,還沒什麼古裝大片登入過北美影院,江夏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要看看這個市場如何,《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個試驗品,不管成果如何,他都知道該怎麼辦。
說到試驗品,其實江夏為全球市場準備了三個試驗品,《滿城盡帶黃金甲》是第一個,如果能成功最好,成功不了,他還有兩部影片,會衝擊一下北美市場,順帶衝擊一下全球市場。
具體談這個還比較早,江夏重新把目光放在了《吻別》上,腦海中已經開始期待這首歌在國內打榜時的場景,應該很精彩吧?不,應該不是太精彩。江夏否定了很精彩的結果,因為這張專輯目前想到的五首歌,每一首歌都是能霸榜的歌曲,相對而言《吻別》的優勢不是那麼大。
其實江夏仔細想了想,《王妃》這首歌能衝第一,但未必能霸榜,所以江夏已經打定主意,第一首就把《王妃》放出去,霸榜潛力最弱的最先放出去,給後面騰空間。
五首歌選定,還有三首歌的空間,江夏沒繼續想,還有其他事情要做。
他得聯絡《賭俠》的演員。
大部分演員都是程馨讓人挑選好的,他的團隊也已經執行起來,劇本只給自己團隊的人看過,這次因為投資不大,就沒上會討論。各大中層也沒管他,他們自己現在也忙的不可開交,恆影在擴張,他們相當的忙。
需要江夏聯絡的,是江夏要用自己面子請來的演員。梁婉婷這個角色,江夏思量半天,想到了一個人,是他曾經在威尼斯合作拍攝《四面楚歌》mv的一個女演員,辛月菡。
辛月菡接到江夏的電話很驚訝。
她跟江夏合作過一次,也僅僅是合作了那麼一次而已,雙方互留了電話,平常聯絡也不多,也就群發祝福的時候,會得到一個回應,其他沒什麼聯絡,現在江夏給她打電話,什麼意思?
“江老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