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只盼蕭兄能夠知曉,我李家對蕭兄並無絲毫敵對之心,只請蕭將軍請李靖大人放我李家一馬。到時候蕭將軍若襄義舉。我李家當附驥末。蕭兄若是答應,李世民自此一生一世,見到蕭兄大軍。當會退避三舍。今日所盟。天神可見,絕無虛言!”
蕭布衣終於認真看了李世民一眼,輕嘆一聲,“世民不必如此多禮。”
李世民倒有些焦急。“蕭兄莫非不相信我地肺腑之言?若是蕭兄真的信不過我。大可留我在此,世民來到這裡。其實本不打算迴轉!”
蕭布衣嘆息道:“李淵真地好福氣,竟然有兩個捨生忘死地兒子為李家效命,先是玄霸。後是世民,著實讓人感動。”
李世民琢磨不透他的用意。只是道:“做子女者當存孝道,家族不幸挺身而出也是正常之舉。”
“你回去吧,令尊不會有事。”蕭布衣笑笑。“至於你留在這裡。大可不必。”
李世民大喜若狂。“這麼說。蕭兄答應了世民地請求?”
蕭布衣端起茶杯,輕聲道:“我說了令尊沒事。他當然就不會有事。”
他言語平淡,可自信滿滿,李世民眼中露出感動,再施一禮道:“多謝蕭兄深明大義,不計前嫌。世民方才所說。雖然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我說過的話。絕不會不算!”
蕭布衣點點頭。“我記下了,世民,回去吧。代我向令尊問候。”
蕭布衣和李世民分手後,雙眉微蹙,李世民住在客棧。倒離將軍府不遠,他迴轉後。徐世績、魏徵、裴蓓都在等候。除了這三人外。杜如晦也在。
見到蕭布衣迴轉。杜如晦站起道:“蕭將軍。這是我這段日子來整理地三郡周邊有才之士,請蕭將軍檢視。”
他遞過地不過是個薄薄地冊子。蕭布衣雙手接過,一頁頁的翻看。只見到蠅頭小字寫的一絲不苟。縣鄉名稱。此人特點,勝任何職均有記載,十分詳細。
蕭布衣心中暗道。杜如晦打仗或許不行。可不愧是治理國家地好手。而且做事仔細,正是自己需要地人手,他這一番運作。看起來雖不起眼。可若是啟用。時間久了。自然會顯現出作用。
杜如晦見到蕭布衣沉默。倒是有些惴惴道:“蕭將軍。這些不過是我初步觀察得出地結論,蕭將軍若是覺得不妥,我再去做來。”
魏徵一旁道:“這些天蕭將軍在草原。如晦一直竭盡全力做這些事情。一日沒有懈怠。”
蕭布衣微笑地合上冊子。說道:“很好,其實這些我也不懂,世績也不擅長,打天下我和世績擅長,可要說管理這天下嘛。還要仰仗魏先生和如晦。這樣吧,這三郡選拔任免官員的事情。暫且由杜如晦全權負責,魏先生幫手,再由孫少方等人協助,妥善處理,務求人盡其才。但也莫要變動太大,引起激變。只是不知道魏先生……”
他欲言又止。多少有些躊躇心道魏徵先到。杜如晦後來,自己這樣安排,會不會讓魏徵有所怨言。
魏徵卻是大笑起來。“蕭將軍。我絕無異議,我早就說過,如晦素有大才,遠勝於我。能協助他做事,我是心甘情願。”
杜如晦回望魏徵。感慨道:“魏兄胸襟廣闊,我是自愧不如。”
蕭布衣沒想到他擔心地事情不成問題心中頗為高興,徐世績突然問,“蕭將軍,李世民迴轉了?”
“我按照大夥的主意勸他迴轉。”蕭布衣沉吟道:“如今劉武周已反。李淵進退兩難……李世民此番前來,當然不是聯姻那麼簡單,他想得到我們地支援。或和我們聯手。可我們現在也的確無暇顧及關隴之地……”
徐世績點頭道:“蕭將軍說地一點不錯,一口吃不了個胖子。這天下也不是一口能吞地下來,關隴征戰不休,太原乃四戰之地,我只怕最近李淵要忙的不可開交。蕭將軍多半還不知道。今天又收到數條訊息,均和豪門士族有關。”
蕭布衣眉頭微揚,“這裡應該有粱師都的訊息?”他猜測絕非無因,暗想當初在草原地時候。粱師都、劉武周都是派人前去草原。當是圖謀已久,如今天高皇帝遠。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眾人均是點頭。顯然都已經知道這個訊息。杜如晦見到眾人不把他當作外人看待。就算這等機密事情也不避諱他。不由心中振奮。大為感激。
士為知己者死。他們這等人物都是不得志地居多,一直都是報國無門。這下陡然有了機會,可以直接商議政事,自然是份外珍惜。
蕭布衣當然明白這點。所以對他們向來是推心置腹。算是以誠待人,這些人正因